ID: 24081277

10.2《师说》课件(共45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10-1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3次 大小:1701225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0.2,2025-2026,必修,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韩愈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进学解》 师 说 韩愈 一、教学目标: 1.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2.掌握、积累“师、传、道、受、惑、贱、圣、愚、群、足、攻、经”1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之、其”两个文言虚词;学习、复习本文其他文言虚实词;熟记受(授)、不(否)两个通假字。 3.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人,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 。晚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 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散文家,因在散文创作方面有突出成就,被后人尊为八大散文家之首。韩愈提倡儒家思想,他在文学上最大的功绩是倡导古文运动,主张学习先秦、两汉优秀散文传统,把当时的文体从矫揉造作的骈体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代古文的基础。 作者介绍 作者介绍 韩愈的文学主张 反对六朝以来浮华艳丽的文风,竭力主张“文以载道”“重道轻文”,提倡“辞必己出”“惟陈言之务去”,影响深远。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风格刚健,气势雄壮。苏钱称他“文起八代之衰”,同时他也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作者介绍 韩愈的代表作品 韩愈的作品非常多,现存诗文700余篇,其中散文近400篇。 其赋、诗、论、说、传、记、颂、赞、书、序、哀辞、祭文、碑志、状、表、杂文等各种体裁的作品,均有卓越的成就。今有《韩昌黎集》传世。 代表作品:《论佛骨表》《师说》《进学解》《祭十二郎文》《讳辩》《原道》《柳子厚墓志铭》 作者介绍 “韩文”的特点 1.韩愈文章气势雄伟,说理透彻,逻辑性强时人有“韩文”之誉。 2.“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或“鲠言无所忌”,也就是敢于讲话,而且敢讲真话。 3.慷慨激昂,忧愤甚广 4.自然随便、如话家常 5.善于创新,突破传统写法 知识链接 古文运动 魏晋南北朝时期,“骈文”在文坛上兴起。“骈文”又称“四六文”,是一种讲究词藻、声律和对仗的文体,全篇以双句为主,每句话由四个字或六个字构成。这种文体不重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导致了前秦诸子及司马迁那种不受拘束、轻松随意的散文被抛弃,文学创作中艳丽浮靡之风泛滥。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 为此,韩愈提倡恢复古文的传统,并身体力行,培养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创作的读书人,逐渐形成了风气,所以后来就有了“古文运动”这个名称。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 自从魏文帝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后,士族合法地垄断了做官大权和经济大权,形成了以士族为代表的门阀制度。上层士族的子弟,不管品德智能高低,均能为官。他们不需要学习,也看不起老师,他们遵从“家法”而鄙视从师。到了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这种风气仍然存在。 上层“士大夫之族”自己不从师学习,也反对像韩愈那样公然为人师的人,同时对别人的从师学习“群聚而笑之”。韩愈当时任国子监四门博士。他对上层“士大夫之族”的恶劣风气深恶痛绝。《师说》就是借为文送李蟠来抨击那些“耻学于师”的“士大夫之族”,大力宣传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正确态度。 《师说》写作背景 一、解题   说:是一种议论文体,一般陈述自己对某事物的见解,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先议后叙。 《马说》、《捕蛇者说》、《爱莲说》。 “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与“论”相比较,“说”较偏重于说明,而且往往带有杂文、杂感的性质,内容、写法和风格较为灵活多样。 “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