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2节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 第1课时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 第3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能概述几种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能制作临时装片,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 C919飞机是我国研制的新一代大型客机。研制C919飞机需要若干部门分工合作,如整体研发设计、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机载系统研发、总装制造等部门。 讨论 1. 如果缺少其中的某个部门,飞机还能制造成功吗? 2. 细胞中是否也具有多种不同的部门?其间也存在类似的分工与合作吗? 细胞质基质 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细胞器 呈溶胶状 状态: 功能: 线粒体 叶绿体 内质网 核糖体 高尔基体 中心体 液泡 溶酶体 细胞质 细胞结构 细胞膜 (边界) 细胞核 思考: 如何把众多的细胞器分离开? 为了便于研究每个细胞器的功能,应该要先对细胞器进行 ,以获得单一的细胞结构,常采用 。 【任务①】阅读教材中的差速离心法,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差速离心法? 2.如果要分离细胞内部的结构,首先要做的准备工作是什么? 3.如何分离得到各种细胞结构? 主要采取逐渐提高离心速率分离不同大小颗粒的方法。 破坏 细胞膜 上清液 沉淀 匀浆液 分离 差速离心法 差速离心法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核 细胞膜 细胞核 内质网 线粒体 高尔基体 液泡 叶绿体 中心体 溶酶体 核糖体 植物细胞(左)和动物细胞(右)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一、细胞器之间的分工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1.显微结构指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 2.亚显微结构指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 高尔基体 线粒体 叶绿体 液泡 叶绿体 染色体 拓展 (1)分布:绿色的植物细胞,主要分布在叶肉细胞中 (2)形态:球形或椭球形 (3)结构 双层膜:外膜、内膜 基粒:由类囊体堆叠而成的 基质:有DNA、RNA和核糖体 (4)功能:光合作用的场所 类囊体 基粒 堆叠 内膜 外膜 类囊体 基粒 叶绿体基质 1.叶绿体 “能量转换站”———养料制造车间” (一)“八种“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 【思考】 1.所有的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 不是,如根尖分生区细胞、表皮细胞 2.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吗? 蓝细菌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及相关酶 (1)分布: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新陈代谢旺盛的细胞含量多 (2)形态:呈颗粒状或短杆状 (3)结构 外膜:隔开,控制物质交换 内膜: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嵴的形成有助于增大内膜的表面积,有利于生化反应的进行) 基质:呈液态,含有多种酶和少量DNA、RNA和核糖体 (4)功能:是细胞能量代谢中心,是需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外膜 嵴 基质 核糖体 内膜 双层膜 2.线粒体 【思考】 1.为什么心肌细胞中的线粒体数量明显 多于其他细胞?这又说明什么呢? 说明代谢旺盛的细胞中含有线粒体数量多 2.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能进行需氧呼吸? 细胞质基质和细胞膜上有需氧呼吸的酶 3.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有什么意义? 增加了内膜的表面积,有利于酶的附着 口腔上皮细胞 平滑肌细胞 肾皮质细胞 肝细胞 心肌细胞 90个 260个 400个 950个 12500个 比较线粒体与叶绿体 — 叶绿体 线粒体 相同点 结构 功能 不同点 增大膜面积的方式 成分 功能 ①都具有双层膜 ②都含有少量的DNA和RNA,核糖体 都与能量转换有关 类囊体堆叠形成基粒,增大膜面积 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扩大了膜面积 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和色素 含有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 光合作用场所 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内共生起源学说认为线粒体和叶绿体分别起源于的好氧细菌和蓝细菌,它们被真核生物吞噬后,在长期的共生过程中,通过演变,形成了线粒体和叶绿体。 为什么线粒体、叶绿体中含有核酸? 知识拓展 3、中心体 中心粒 (1)形态结构: (2)功能: (3)分布: 动物细胞和低等的植物细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