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教学目标 能够运用人民解放战争相关形势时空图,明确人民解放战争不同阶段的发展进程(时空观念); 能够结合文字、图像、影视等多元史料,在梳理和概括重庆谈判与 “双十协定” 签署、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人民解放战争等重要史事的基础上,分析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灭亡的原因,探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意义(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通过了解人民解放战争的艰难进程,体悟新中国的来之不易,珍惜当下(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 了解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 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教学难点 了解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灭亡的原因; 厘清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 时空坐标 国民党 共产党 准备内战 发动内战 危机四伏 统治结束 1945.8 争取和平 重庆谈判 政协会议 粉碎进攻 全面进攻 重点进攻 战略反攻 刘邓大军 挺进大别山 战略决战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渡江战役 辽沈战役 北平 谈判 1946.1 1946.6 1947.6 1948.9 1949.1 1949.4 “在中国人民面前摆着两条路,光明的路和黑暗的路。有两种中国之命运,光明的中国之命运和黑暗的中国之命运。现在日本帝国主义还没有打败,即使把日本帝国主义打败了,也还是有这样两个前途。或者是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中国,就是说,光明的中国,中国人民得到解放的新中国;或者是另一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分裂的、贫弱的中国,就是说,一个老中国。” ———毛泽东 中共七大开幕词 《两个中国之命运》 光明 VS 黑暗 如果你身处当时,你会如何选择? 不同的建国方针: 阅读教材第一段和学思之窗,完成表格。 建国方针 中国共产党 国民党 民主党派 阅读第二三四段,画出为争取和平民主而做出的努力。 一 、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1945.8月 1945. 10.10 蒋介石3次电邀毛泽东 重庆谈判 《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 和平似乎即将到了…… 1946.1.10 1946.3月 6月 重庆 政治协商会议 通过了和平建国纲领案等五项协议 和平好像更近了一步…… 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 否定协议 全面内战爆发 和平希望化为泡影 重庆谈判结果如何? 一 、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思考探究:重庆谈判为何没能维护和平?(请从时代背景、国共双方需求、国共实力、国际因素方面回答) 目前与奸党谈判,乃系窥测其要求与目的,以拖延时间,缓和国际视线,俾国军抓紧时机,迅速收复沦陷区中心城市。待国军控制所有战略据点、交通线,将寇军完全受降后,再以有利之优越军事形势与奸党作具体谈判。如彼不能在军令政令统一原则下屈服,以土匪清剿之。 ———蒋介石则是在重庆谈判期间授意张治中致胡宗南的密电 尽管不顾人民要求,发动全面内战,是蒋介石集团的既定方针,但由于国民党的军队大部分远在西南、西北,要将其运往内战前线、完成内战部署需要相当的时间,也由于国际上苏联、美国等都表示希望中国能够实现和平建国,所以,蒋介石在积极准备内战的同时,又不得不表示愿意与中共进行和平谈判。 ———《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 一 、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1、国共矛盾.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要实现专制独裁。中共代表人们利益,要实现人民民主。 2、国内主要矛盾的改变。 3、国共双方都拥有强大的武装力量。 4、国共政策: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 共产党抱着和平的诚意,但未放弃战争的准备。 5.国际环境:美国扶蒋反共的政策。 内战爆发的必然性? 一 、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新华日报》报道国民党破坏停战协定,蒋介石密令30万大军向中原地区进攻 194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