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84616

古诗词诵读《静女》课件(共20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10-1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7次 大小:773553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古诗词,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导语: 有一种生于心,绵延不绝又神秘莫测的情感———爱情。有人说,爱,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大胆追求;爱,是“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懂得;爱,是“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刻骨铭心的思念。今天,我们将跨越时空,神思入境,去感受2000多年前的一场诗意且美好的爱情之旅。 静女 《诗经》 语言建构与运用: 学习《诗经》的有关常识,了解《诗经》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 思维发展与提升: 诵读课文,理清课文叙事线索,体会感情。 文化传承与理解: 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 教学目标: 众说纷纭知《诗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_____,共收入从_____到_____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它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诗经》原来称为 《_____》 或 《_____》 ,到西汉,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诗经》。 《诗经》按其体制可分为_____、_____、_____三部分,按其表现手法可分为____、____ 、____三类,这六要素合称为《诗经》“六义”。《诗经》的句式,以_____言为主,章法上的特点是:_____、反复吟唱。 诗歌总集 春秋中叶 西周初年 诗 诗三百 风 雅 颂 赋 比 兴 四 重章叠唱 静女《诗经·邶风》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疏通内容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形管有炜,说怪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1)静女:贞静娴雅之女。姝(shū):美好。((2)俟(si):等待,此处指约好地方,隐蔽,躲藏。等待。城隅:城角隐蔽处。一说城上角楼。(3)爱:通“夔”(4)跃蹰(chichú):徘徊不定。(5)变(uan):面目姣好。(6)贻(y):赠。彤管:红色的管状物。一说指初生时呈红色的管状的草,即下一章所说的“荑”(7)有形容词词头。炜(wěi):盛明貌。(8)说(yuè)怿(yi):喜悦。女(rǔ):汝你,指形管。(9)牧:野外。归:借作“馈”,赠。荑(ti):白茅,茅之始生也。(12)龙'海南语 参考译文 娴静姑娘真可爱,约我城角楼上来故意躲藏让我找,急得抓耳又挠腮娴静姑娘好容颜,送我一枝红彤管鲜红彤管有光彩,爱它颜色真鲜艳郊野采荑送给我,荑草美好又珍异。不是荑草长得美,美人相赠厚情意。 本文的通假字, “爱”通“夔”,隐藏,遮掩。爱而不见: “见”通“现”,出现、看见。 “说”通“悦”,喜欢。说怿女美:“女”通“汝”,你,代彤管。自牧归荑:“归”通“馈”,赠送 匪女之为美:“匪”通“非”,不是 “女”通“汝”,你,代荑草。 1. 概述诗歌的主要内容 《邶风·静女》写青年男子与心爱的姑娘的一次约会。 2、本诗以男主人公的口吻讲述一次约会 约会过程: 相候 相见 相赠 相悦 静女其妹,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这一章交代了什么信息 主要描写什么 交代了地点、人物、事件,描写了男女恋人约会的场景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刻画出男女主人公怎样的形象 “搔首踟跟”“爱而不见”两个细节描写。 (1)、“搔首踟蹰”描绘出男青年抓耳挠腮、焦灼不安的情态,刻画了他憨厚朴实的性格,表现出他对姑娘的深挚情义和迷恋程度。“爱而不见”描绘出姑娘调皮逗乐的行为,突出她活泼聪慧的性格。 (2)、这两个细节不仅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而且构成颇具戏剧性的情节,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像空间。 彤管:红色管状物,初生时呈红色管状的草,如火,象征真挚热烈; 也有说是一种贵重的乐器 。 手法上: 顶真:前一句的结尾词语紧接着作为后一句 的开头词语的那种首尾相“顶”的格式,又叫“连珠” “蝉联”。 表达效果:结构严密、上下衔接、语势贯通, 音律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