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84748

10.1《劝学》课件(共40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10-1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9次 大小:1557567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0.1,2025-2026,必修,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劝 学 荀 子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唐·杜荀鹤《题弟侄书堂》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中日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 ———西汉·刘向《说苑·建本》 积财千万,无过读书。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篇》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荀子·劝学》 荀子( 约前313年-前238年) 作者简介 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因避汉宣帝刘询名讳,写作“孙卿”。 荀子曾三次担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国兰陵令。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也是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其文章说理透彻,语言质朴,逻辑清晰,多排比,善比喻。 他特别强调教育作用,主张选贤任能,兼用礼、法、术治理国家。他的许多思想被法家所吸取。 荀子的思想与孟子的性善观相对立,他主张“性恶论”,认为人的本性自私、贪婪、好斗。然而,他同时强调通过教育和政治来规范人性,培养出善良的品质,提出“性本恶而道制善”的理念。 荀子还是一位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其言“天行有常”,不信鬼神,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和“人定胜天”的命题。对于荀子而言,宇宙存在着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规律,人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 《荀子》是由《论语》的语录体、《孟子》的对话体,发展成为有标题的专论体,它的出现开启了以标题为中心论题的学术论文写作的时代。 作品简介 《荀子》是荀子和其弟子整理或记录他人言行的哲学著作,也是儒家学派重要的代表作。全书共32篇,一般认为前26篇为荀子所著,末6篇为其门人弟子所著。内容涉及哲学、政治、治学、处世学术等。 【特点】说理透彻,气势恢弘(常用排比句增强议论的气势),语言质朴,句法绵密,善用比喻。有“诸子大成”的美称。 劝:勉励、劝勉、鼓励。作者在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劝学》是《荀子》第一篇节选。 解题 初读正音 中 绳 輮 以为轮 虽有 槁暴 金就砺 参省 知 明 须臾 跂 舆 舟楫 生 非异 跬 步 驽 马 锲 螯 zhòng róu yòu gǎo pù lì cān xǐng zhì yú qǐ yú jí xìng kuǐ nú qiè áo 再读文本,疏通文意 文本解析 君子曰:学不可以①已②。 青,取之于③蓝,而青于④蓝;冰,水为⑤之,而寒于水。木直中⑥绳,輮以为⑦轮,其曲⑧中规。虽有⑨槁暴⑩,不复 挺者,輮 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 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 参省乎己,则知 明而行无过矣。 状语后置句 判断句 ①应该 ②停止; ③从; ④比; ⑤冻结成; ⑥合乎; ⑦把……作为; ⑧弯度,形容词活用名词; ⑨又; ⑩晒; 再; 通“煣”;用火烘烤木材使之弯曲 靠近磨刀石; 锋利; 名词作状语,每天; 通“智”; 【翻译】 —段落翻译— 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还要青;冰,是水凝固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直的合乎木匠用来取直的墨线,(如果)用火烘烤使它弯曲做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可以)合乎圆规。即使又晒干了,(木材)也不会再变直,这是因为火的烘烤,使它弯曲成这样。所以木材经过墨线比量过就直了,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就能见识明达,行动不犯错误了。 探究思考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学不可以已 第二段作者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寓意是什么? 蓝 青 水 冰 人 发展、提高 客观事物 提高、超越自我 直木 轮 木 直 金 利 客观事物 改变原来状况 人 改变本性 增长智慧, 提高品德修养 加工 胜于 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