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台一中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 第一次月考 高一历史试卷(时间:75分钟分数:100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央视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2时节》展现了不少中国传统美食的生产、加工工艺。假设该 剧组想拍摄有关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专题片,你认为最符合拍摄要求的外景地是() A.仰韶遗址 B.河姻渡遗址 C.半坡遗址 D.红山遗址 2.牛河梁遗址位于辽宁省朝阳市,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红山文化。遗址中的积石冢群内部 设有中心大墓、大墓、中小型墓、附属墓等,其中大墓的随葬玉器数量多、种类多、档次 高。这些考古发现说明当时() A.部落联盟出现B.阶级分化明显C.早期国家产生D.建筑工艺高超 3.距今5000年左右,黄河、长江、西辽河流域都发展出了各具特色的史前文明,它们彼此之 间不断交流和融合,共同构成了早期中华文明的主体。下列体现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初步发 展特征是() A.历史悠久 B.多元一体 C.一脉相承 D.继承发扬 4,铸造于殷商末代的作册般题,铭文凡3行20字,记述商代末年商征伐人方之事。其他商代 末年青铜器铭文中亦记有征伐人方之事,如小臣艅尊云“住(唯)王来正(征)人(夷) 方”。商甲骨卜辞中也记载了帝乙十祀征伐人方之时间、路线。由此可见() A,商朝对外征伐推动中央集权 B,史料互证利于挖掘历史真相 C,商朝对东夷实现了有效控制 D.方国联盟己经走向分崩离析 5.青铜器铭文显示,秦人在西周中晚期被华夏视为边缘族群,称蛮夷;春秋时期秦人将自己 第1页 与蛮夷进行分离,自称非蛮族群:湖北云梦出土的战国中后期秦律中,案人自称“夏”“覓 子”。这一变化实质上反映了秦国() A、大一统观念的发展 B.封建所有制的确立 C.对华夏文化的认同 D.政治影响力的提高 6.孟子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 十(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一观点所依托的 时代背景是() A.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 B.井田制度的繁荣 C、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 D.商业活动的衰退 7:有人说:“商鞅治秦,一夜之间,草根与贵族的界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视同仁的公平 竞争。平民有可能成为达官显贵,达官显贵则有可能跌落为平民。”与之相关的变法措施是 () A,重农抑商 B.奖励军功 C.推行县制 D.奖励耕织 8.战国时期,儒家提出“为政以德”,靠道德感化治国;道家提出“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倡导无为而治;墨家提及“兼相爱,交相利”,以无差别爱构建和谐社会;法家论及“法不 阿贵”,凭严明法律规范行为。这些主张的共性是() A.从不同角度都关注了社会治理 B,都否定了传统的社会等级观念 C.都主张通过强制手段治理国家 D,旨在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 9.下表是秦在征服南方越族地区后设郡的相关信息。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郡名 设置经过 原为闽越地,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秦 闽中郡(福建及浙江宁海以南) 占闲越地后始置郡 原为南越地,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秦 南海郡(广东珠江三角洲) 灭南越后建郡 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