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循词中雨声点滴,解易安愁绪千丝 声声慢 李清照 任务一 了解从 “溪亭醉藕” 到 “梧桐听雨”的李清照 诗人简介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善用白描,语言清丽。有《漱玉词》辑本。 生平简介 (1084—1101):书香浸润的少女时期 (0岁—17岁)名门出身,初露才情 (1101—1127):琴瑟和鸣的中年前期 (17岁—43岁) 婚姻美满,潜心治学 (1127—1129):国破家亡的漂泊时期 (43 岁 —45岁) 乱世流离,痛失至亲 (1129—1155):多舛晚年与坚韧坚守 (45 岁 —71岁) 历经磨难,终成传奇 父李格非(师从苏轼,官礼部员外郎)、母王氏(宰相之女)皆有文才,家学奠基。16 岁作《如梦令》(“知否,知否?”),露天赋,生活安稳。此期生活安稳、心境明快。 18 岁嫁赵明诚(父曾任宰相),共研金石、编《金石录》。词写夫妻情,如《醉花阴》,风格清丽明快,身世添 “金石学者伴侣” 印记。 “靖康之变” 后携文物南逃,藏品遗失。1129 年夫亡,45 岁漂泊,词转沉郁,如《声声慢》。 遭张汝舟欺骗后休夫,仍整理《金石录》,作《金石录后序》。词融苦难与时代,1155 年约 71 岁病逝,《漱玉词》传世,获 “婉约宗主”“千古才女” 誉。 前期清新明快、细腻婉转,多写大家闺秀的生活情趣、闺怨离愁; 后期哀婉凄清、苍凉悲楚,多写其悼亡之悲、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 写作背景 当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志趣相投的丈夫染病逝世,辗转南方逃亡避难中又丢失大量珍爱的文物、古籍。国破家亡,丈夫去世,境况凄凉,词人尝尽颠沛流离的苦痛,写下这首《声声慢》。 解题 “声声慢”,词牌名。亦称“胜胜慢”等。李清照所作“寻寻觅觅”一首,写南渡后落寞之感,为世传诵。 任务二 诵读涵泳,感知愁情寻雨踪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初读悟情 诗眼? 愁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再读寻雨 词人在什么天气状况下如此忧愁, 从文中找出证据圈出来。 雨 词人的情绪密码 愁 任务三 探雨之轨迹,品易安愁绪 探究一:雨落声声起,疑思入词间 雨何时落下? 雨前心绪 雨意初来 风雨交加 雨后雁过 雨打黄花 雨窗独守 雨滴梧桐 愁情爆发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探究二:逐句寻雨踪,品味易安愁 雨前心绪 雨前环境 冷冷清清 雨前所感 凄凄惨惨戚戚 冷冷清清 雨前动作 寻寻觅觅 环境带来的凄凉 身世坎坷的悲惨 寻找依靠、寻找温暖 挥之不去 的愁绪 雨未至,愁先起 知识链接 答题思路: 1、形式上: 2、内容上: 3、情感上:(如果是在开头出现叠字,为全词奠定一种怎样的感情基调?渲染一种什么气氛?) 叠词作用 1、形式上: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具有音乐美、音韵美。 2、内容上:层层深入,既写出了环境的肃杀凄清,又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