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条件概率的概念 1.已知P(B|A)=,P(A)=,则P(AB)=( ) A. B. C. D. 2.某人忘记了一个电话号码的最后一个数字,只好去试拨,他第一次失败、第二次成功的概率是( ) A. B. C. D. 3.某班学生考试成绩中,数学不及格的占15%,语文不及格的占5%,两门都不及格的占3%.已知一学生数学不及格,则他语文也不及格的概率是( ) A.0.2 B.0.33 C.0.5 D.0.6 4.将两枚质地均匀的骰子各掷一次,设事件A表示“两个点数互不相同”,B表示“出现一个5点”,则P(B|A)=( ) A. B. C. D. 5.(多选)将3颗骰子各掷一次,记事件A表示“三个点数都不相同”,事件B表示“至少出现一个3点”,则( ) A.P(B|A)= B.P(A|B)= C.P(A|B)= D.P(B|A)= 6.(多选)某班组织由甲、乙、丙等5名同学参加的演讲比赛,现采用抽签法决定演讲顺序,记A:学生甲不是第一个出场,学生乙不是最后一个出场.B:学生丙第一个出场,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事件A中包括80种情况 B.P(A)= C.P(AB)= D.P(B|A)= 7.抛掷两颗均匀的骰子,已知第一颗骰子掷出6点,则掷出两颗骰子点数之和大于等于10的概率为 . 8.分别用集合M={2,4,6,7,8,11,12}中的任意两个元素作分子与分母构成真分数,已知取出的一个元素是12,则取出的另一个元素与之构成可约分数的概率是 . 9.从混有5张假钞的20张百元钞票中任意抽取2张,将其中的1张放在验钞机上检验时发现是假钞,则2张都是假钞的概率是 . 10.某校高三(1)班有学生40人,其中共青团员15人.全班平均分成4个小组,其中第一组有共青团员4人.从该班任选一人作学生代表. (1)求选到的是第一组的学生的概率; (2)已知选到的是共青团员,求他是第一组学生的概率. 11.在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这天,小明的妈妈煮了5个粽子,其中2个腊肉馅,3个豆沙馅,小明随机抽取出2个粽子,若已知小明取到的2个粽子为同一种馅,则这2个粽子都为腊肉馅的概率为( ) A. B. C. D. 12.近年来,受冷空气影响,气温变化异常,时有降雨及大风天气.某气象台统计,某地区每年四月份降雨的概率为,出现四级以上大风天气的概率为,在出现四级以上大风天气的条件下,降雨的概率为.则在已知降雨的条件下,出现四级以上大风天气的概率为( ) A. B. C. D. 13.(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P(B|A)≥P(AB) B.P(B|A)=是可能的 C.0<P(B|A)<1 D.P(A|A)=0 14.某项射击游戏规定:选手先后对两个目标进行射击,只有两个目标都射中才能过关.某选手射中第一个目标的概率为0.8,继续射击,射中第二个目标的概率为0.5,则这个选手过关的概率为 . 15.某班有6名班干部,其中男生4人,女生2人,任选3人参加学校的义务劳动. (1)求男生甲或女生乙被选中的概率; (2)设“男生甲被选中”为事件A,“女生乙被选中”为事件B,求P(A)和P(B|A). 16.(2022·新高考Ⅰ卷20题节选)一医疗团队为研究某地的一种地方性疾病与当地居民的卫生习惯(卫生习惯分为良好和不够良好两类)的关系,在已患该疾病的病例中随机调查了100例(称为病例组),同时在未患该疾病的人群中随机调查了100人(称为对照组),得到如下数据: 不够良好 良好 病例组 40 60 对照组 10 90 从该地的人群中任选一人,A表示事件“选到的人卫生习惯不够良好”,B表示事件“选到的人患有该疾病”,与的比值是卫生习惯不够良好对患该疾病风险程度的一项度量指标,记该指标为R. (1)证明:R=·; (2)利用该调查数据,给出P(A|B),P(A|)的估计值,并利用(1)的结果给出R的估计值. 1.1 条件概率的概念 1.C P(AB)=P(B|A)·P(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