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85641

8.3《琵琶行(并序)》课件(共24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10-1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8次 大小:1458733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5-2026,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出生日期:772年2月28日 出生地:河南新郑市 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和醉吟先生 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作者简介 诗魔 诗王 白居易 (772) 元稹 (779) 刘禹锡 (772) 柳宗元 (773) 韩愈 (768) 杜甫 (712) 李白 (701) 好友 好友 王维 (701) 高适 (704) 岑参 (715) 好友 好友 崇拜 崇拜 好友 好友 好友 好友 好友 好友 同岁,但不熟 好友 好友 白居易人生三阶段 安史之乱后的唐朝,国力衰微,从小的梦想是:让国家强大起来,实现盛唐梦! 兼济天下 写诗得罪人,被贬到外地 摇摆不定 远离政治上的斗争以保全自身,在能力范围内为老百姓做事 独善其身 第一阶段:兼济天下 白乐天初至京,以所业谒顾著作[注]况。况睹姓名,熟视曰:“长安米贵,居大不易。” 及披卷,首篇曰:“咸阳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乃嗟赏曰:“道得个语,居亦何难!前言戏之耳。”因为延誉,声名遂振。 ———《尧山堂外纪》 [注]著作,即著作郎,官职名。三国时期魏明帝始置,属中书省,主要负责编纂国史。 27岁,进士及第,在十七位同榜进士中最年轻,同时登科授职的还有元稹,后来成为白居易的终身好友 白居易被分配到周至县当县尉,在此写下《观刈麦》《长恨歌》 元和四年,与元稹、李绅等倡导新乐府运动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与元九书》 反映现实百姓生活的诗,白居易后来给它们起了一个名字———讽喻诗 唐宪宗破格提拔白居易为翰林学士。没过多久,加了左拾遗的头衔。白居易一口气写了五十多首讽喻诗。《卖炭翁》 第一阶段:兼济天下 过了几年,他再被任为「太子左赞善大夫」,陪太子读书 元和十年,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白居易上表,越职行事,认为此事是国耻,主张严缉凶手 有厌恶白居易的人诽谤道:白居易的母亲因看花坠井去世,白居易却著有“赏花”及“新井”诗,有害名教,遂以此为由贬为江州司马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第二阶段:摇摆不定 忠州刺史 → 中书舍人 → 杭州刺史 → 苏州刺史 → 秘书监 → 刑部侍郎 → 太子宾客 → 河南尹 → 太子少傅 → 刑部尚书 刺史:省长/市长 中书舍人:记载皇帝言论 秘书监:国家图书馆馆长 刑部侍郎:副部长,权力仅次于刑部尚书 太子宾客:太子的门客,相当于谋士、客卿,一般没有具体官职 河南尹:市委书记 太子少傅:太子的老师 58岁时,称病免官。老年才得一子,但三岁即告夭折。同年,挚友元稹去世,这些对白居易都是沉重的打击。在洛阳以诗、酒、禅、琴及山水自娱,常与刘禹锡唱和,时称刘白。 第三阶段:独善其身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时间、地点 人物、背景 琵琶女的悲凉身世 同是天涯沦落人 解诗 第1自然段 第2、3自然段 第4、5自然段 诗前小序对全诗有何作用? 词类活用: ①转徒于江湖间:倒装句,于江湖间,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②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倒装句,于穆,曹二善才,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③问其人,本(是)长安倡女:省略句 ④送客(于)湓浦口:省略句 ⑤使(之)快弹数曲:省略句 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遂命酒: 歌以赠之: 特殊句式: 名词作状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