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86924

古诗词诵读《将进酒》导学案(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日期:2025-10-1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38次 大小:216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古诗词,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将进酒》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理清诗歌中诗人情感变化的线索。 3、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复杂性。 【重点难点】 重点:理清诗歌中诗人情感变化的线索。 难点: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复杂性 第一课时 【学习流程】 一、走进作者 李白,字 ,号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唐代伟大的 主义诗人(想像、夸张、激情),又称为“ ”。与杜甫并称为“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二、背景介绍 《将进酒》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即安史之乱前两三年光景。当时唐玄宗耽于女色,先后将政事交给奸相李林甫和杨国忠,官场一片黑暗,豪门贵族只顾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念,社会腐败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诗人对此极为不满,却又无力改变这种状况,只能借酒销愁,“但愿长醉不复醒”。 此时距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有八年之久。由于受到排挤,李白离开长安,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当时,他曾多次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他们登高畅饮,对酒当歌,畅抒满腔不平之情。此作就是他咏酒抒情的佳作。 ◎基础感知 学习任务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明确字音 将( )进酒 金樽( ) 还( )复来 烹( )羊 馔( ) 恣( )欢谑( ) 沽( ) 裘( ) 将( ) 出换美酒 2.解题:《将进酒》是什么意思? 3、你认为诗眼是哪个字?并自主诵读诗歌,谈谈这首诗给你的最直接的感受。 4.找出诗歌中表达诗人情感的词,情感变化轨迹。 ◎探究未知 学习任务二:走进文本,深入研读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5. 这一部分李白“悲”什么? 6.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各有什么表达作用? ◎展示提升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7.诗人正自感伤,却为何突然转为得意和欢乐了? 8.这几句运用什么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总结反思】 这首诗之所以给人以震撼人心的巨大的情感力量,全在于诗中高度的自信与彻底的自卑同在,无边的欢乐与无边的忧伤并存,鄙弃富贵与猎取功名对峙,旷达放纵与坚定执著关联。 无论是欢乐还是忧伤,是自信还是失望,不同性质的情绪双方都非常强烈而又毫无节制,像一匹脱缰的烈马从情感的一极跳到情感的另一极,二者之间没有明显的联系,只有一目了然的龉龃对立,两种矛盾的情感激流相互冲撞,激起铺天盖地的巨澜,给人以头晕目眩的情感震撼力,这就是它给人的感受不是消沉而是无穷力量的秘密所在。 第二课时 【学习流程】 ◎基础感知 学习任务一:走进文本,深入研读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思考1:诗人在这里连续用了四个“三字句”,与前文的长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什么好处? 思考2:诗人说“钟鼓馔玉不足贵”,这句话是真心话吗?诗人真正想做的事是什么呢? ◎探究未知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思考3:李白为什么羡慕“饮者”? 思考4:历史上孤独的圣贤不可胜数,诗人为什么提到“陈王”曹植呢? ◎展示提升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思考5:诗人为何发狂?如何表现这种狂的? 思考6:李白以悲开头,以愁结尾,如何理解“万古愁”? 任务二:反复诵读,体悟全诗 7、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李白?结合诗句简要概括. 【总结反思】 诗人豪饮高歌,借酒消愁,抒发了忧愤深广的人生感慨。诗中交织着失望与自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