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1 等比数列的概念 第4章 1.通过实例,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 2.能根据等比数列的定义判断一个数列是否为等比数列,并能进行简单的求值. 名称 等差数列 概念 通项公式 通项变形 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 an=a1+(n-1)d an=am+(n-m)d(n,m∈N*) 问题1:以下情境中的数列请同学们结合递推公式找出共同规律. 情境1:如图所示,有些细胞在分裂时,会中1个变成2个,2个变成4个,4个变成8个……,这里细胞的个数构成数列 1,2,4,8,16,32,… ① 分析:用{an}表示数列①,有a2a1 = 2,a3a2= 2,···, an+1an= 2. ? 情境2:《庄子》中说“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事不竭.” 其意思是:一尺长的木棒,每日取其一半,永远也取不完,如果记木棒的长度为1,则不断取一半的过程中,每日之后木棒的长度构成数列 12,14,18,… ② ? 分析:用{bn}表示数列②,有b2b1 = 12,b3b2= 12,···, bn+1bn= 12. ? 问题1:以下情境中的数列请同学们结合递推公式找出共同规律. 情境3: 我们都知道,如果将钱存在银行里,那么将会获得利息,例如如果某年年初将1000元钱存为年利率为3%的5年定期存款,且银行每年年底结算一次利息,则这5年中,每年年底的本息和构成数列 1000×1.03,1000× 1.032,…,1000×1.035. ③ ? 分析:用{cn}表示数列③,有c2c1 =1.03,c3c2=1.03,···, cn+1cn=1.03. ? 问题1:以下情境中的数列请同学们结合递推公式找出共同规律. 1,2,4,8,16,32,… ① 12,14,18,… ② 1000×1.03,1000× 1.032,…,1000×1.035. ③ ? 不难看出,上述数列①②③的共同特点是 :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之比都等于同一个常数. an+1an= 2 ? bn+1bn= 12 ? cn+1cn=1.03 ? 问题1:以下情境中的数列请同学们结合递推公式找出共同规律. 1.等比数列的概念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之比都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叫作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作等比数列的公比,公比通常用字母q表示. 在等比数列{an}中,始终有????????+1????????=????. ? 例如:数列① 1,2,4,8,16,32,…的公比就是2. (1)等比数列定义中要注意作比的顺序,即从第2项起,每一项一定是与它的前一项作比; (2)等比数列定义中“同一个常数”的“同一个”非常重要,若不是同一个常数,则不是等比数列; (3)公比????可正,可负,但不能为0,它是一个与????无关的非零常数; (4)等比数列中的各项均不能为0; ? 提醒 例1 判断下列数列是否为等比数列: (1)1,1,1,1,1; (2)0,1,2,4,8; (3)1,?12,14,?18,116. ? 解:(1)所给数列是首项为1,公比为1的等比数列. (2)∵0不能作为除数,∴这个数列不是等比数列. (3)∵116?18=?1814=14?12=?121=?12, ∴所给数列是首项为1,公比为?12的等比数列. ? 例2 求出下列等比数列中的未知项: (1)2,a,8; (2)-4,b,c,12. ? 解:(1)根据题意有????2=8????,∴a=4或a=-4. (2)根据题意有?????4=????????12????=????????,解得????=2????=?1. ? 归纳总结 2.等比中项:如果在a与b之间插入一个数G,使得a,G,b成等比数列, 那么根据等比数列的定义, G2=ab,G= ,我们称G为a, b的等比中项. 注意:(1)若G2=ab,则a,G,b不一定成等比数列. (2)只有同号的两个实数才有等比中项. (3)若两个实数有等比中项,则一定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 例3 (1)在等比数列{an}中,是否有an2=an-1an+1(n≥2)? (2)如果在数列{an}中,对于任意的正整数n(n≥2),都有an2=an-1an+1,那么 数列{an}一定是等比数列吗? 解:(1)∵{an}是等比数列,∴????????+1????????=?????????????????1,即an2=an-1an+1(n≥2). (2)不一定, 例如,对于数列0,0,0,…,总有an2=an-1an+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