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409100

综合探究一_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

日期:2024-05-04 科目:历史与社会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6次 大小:188301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综合,探究,驱除,鞑虏,五族,共和
  • cover
课件22张PPT。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一、感受“多元一体”1.华夏族先秦时期黄帝炎帝、夏商周三代 大约从公元前21世纪到前8世纪中叶,在黄河中下游,夏人、商人、周人相继兴起,建立国家,并通过三代,融为一体,以夏为族称,又称中国。复经春秋战国的民族大迁徙与大融合,夏又称华,或合称华夏,已发展成为一个稳定的民族共同体。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中原地区夏、商、周最早立国,华夏民族最先形成,这是民族大迁徙和大融合的结果。另一方面在夏、商、周时期,四周地区也先后出现了东夷、氏羌、西戎、肃慎、蛮、濮、巴、蜀等族称,在各自分布的地区之内建国称王,并与诸夏发展着多层次的交往联系,到春秋战国时又逐渐形成了华夏居中,称为中国,夷蛮戎狄配以东南西北,五方之民,共称“天下”,号为“四海”的格局,为后世中国发展形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华夏及华夷五方格局 2.“中华”(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大融合西晋少数民族内迁形势图 五胡乱华,是中国西晋时期北边众多游牧民族西晋末年少数民族内迁趁西晋八王之乱期间衰弱之际陆续建立非汉族国家而造成与南方汉人政权对峙的时期。「五胡」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的游牧部落联盟。百余年间,北方各族及汉人在华北地区建立数十个强弱不等、大小各异的国家,其中存在时间较长和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有五胡十六国。五胡乱华破坏了中原的政权和经济架构,但也使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汉族产生文化经济交往。 五胡乱华胡床、方凳、服饰等文成公主入藏谈谈在民族大融合过程中,相互的影响。少数民族对汉族的影响,如饮食、服饰、音乐等; 汉族对少数民族的影响,如汉族的政治制度等说说在八年级的学习中了解到的哪些少数民族的名称。如匈奴、鲜卑、羌、吐蕃、女真、蒙古等你知道这些少数民族后来的发展情况吗?举例说明。 例:匈奴是中国古代北方重要的游牧民族,在公元前8世纪左右,生息繁衍在中国的广大地区,建立起氏族联盟,公元前3世纪,匈奴人已进入铁器时代,在冒顿继位后,匈奴发展迅速并走向鼎盛,是北方最强大的政权。冒顿率精兵围刘邦于白登,迫使汉朝和亲。汉武帝时对匈奴实施反击,多次击败匈奴,匈奴由盛转衰。匈奴后来分裂为南北二部,南匈奴依附于汉朝,后灭亡。4-5世纪,在中原地区影响下,当时迁居塞内的匈奴人发生了很大变化,除南匈奴外,又分解出三个重要集团,分别建立各自政权。隋唐时期随着这些政权的先后被消灭,“匈奴”之名渐渐消失,入居内地的匈奴后裔在内地先进文明的影响下,逐渐与汉族融合。最先使用“中华民族”一词的是梁启超。3.“中华民族” 在梁启超创立中华民族一词之前,中国人基本上没有现代的民族观念,甚至连“民族”一词也没有使用过。习惯上所说的“华夏”、“汉人”、“唐人”、“炎黄子孙”,乃至外国人将中国称之为“大秦”、“震旦”、“支那”等,都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的称谓。所谓“华夷之辨”、“夷夏之防”,集中反映的也是一种相对狭隘的朴素的种族意识。4.“中国”辛亥革命二、探究“驱除鞑虏 ”列强历次侵华战争甲午战争 1894-1895保国保种 1898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1905从梁启超和康有为的话中,你认为当时的中国人如何认识甲午战争的?回顾一下,同盟会的革命纲领是什么?它的诞生有着怎样的历史背景? 恢复中华,是恢复汉人统治的中国,目的是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汉族人的共和国。 这是狭隘的民族主义。 不仅不能团结各族人民推翻君主专制制度,还会导致国家的分裂,是不可取的。当时,有人将同盟会革命纲领中的“恢复中华”理解为在汉族聚居的18个省范围内恢复建立汉族国家。对此,你是如何认识的?全民族团结,共同抵御外敌入侵; 发展国家的军事、经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