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91087

天津市双菱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PDF版,含答案)

日期:2025-10-1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9次 大小:156900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天津市,历史,答案,PDF,试题,双菱
  • cover
双菱中学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随堂训练历史试卷 A.注重伦理和政治秩序的重建 B.极大推动了兼并战争的爆发 学校: 姓名: 班级: 考号: C.是中华思想文化的丰富养料 D.都满足了统治者争霸的需要 9.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统一后第二次出巡,途中秦始皇登上了泰山,并在东海琅哪台一带留下石刻:“皇帝并一海 一、单选题(230) 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 1.距今约5000年的良渚遗址,发掘出内城与外城格局、大型水利工程、高等级墓葬(含大量玉器)、祭坛、专门 不臣者。”据此可知,秦始皇出巡的主要目的在于() 的玉器加工作坊等,社会分层明显。这表明良渚遗址() A.增强政治文化认同B.摆脱传统政治束缚C.消除关东敌对情绪D.考察边疆军政事务 A.已进入奴隶社会B.具备国家初始形态C.手工业技术领先D.农业生产高度发达 10.地图蕴含若丰富的历史信息。阅读秦朝形势图,我们可以直接了解秦朝的() 2.姜寨聚落遗址位于陕西省临潼区,考古发现该遗址中有以壕沟为主要形式的防御设施,部分地段还设有哨所: 居住区占据了壕沟以内的大部分空间:制作陶器的生产区分布于临河沿岸一带。这些考古发现说明当时该地() ①疆域四至②行政制度③民族关系④法制建设 A.阶级分化较为明显B.国家雏形初现端倪C.先民过上定居生活D.手工业技术已成熟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周王将子弟、功臣和臣服的先代贵族分封于各地,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封国成 为王朝的屏障。对此制度解读正确的是() A,周王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B.目的是“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C.所有子弟可以获得同等分封D.周初分封的主要有韩赵魏等国 11.三国时期学者孟康解释“中朝说,“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 4.据史料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其中,卫是武王弟康叔的封国;齐是太公姜尚的封国;鲁是周公 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汉朝实行中外朝制度() 旦的封国:燕是召公奭的封国:晋是成王弟唐叔虞的封国。这反映出() A,利于加强控制地方B.旨在终结丞相制度C.有利于加强皇权D.加速了西汉的灭亡 A.西周分封以异姓诸侯居多B西周初期分封具有随意性C周王分封依据血缘与功劳D诸侯在封国内有较大权力 12.司马迁的《史记》将历史人物列入本纪(帝王)、世家(诸侯、贵族)、列传(文武大臣、名人等)。他将来自 5.战国以前文献中,“华”与“夏”最初只指中原人,以别于周边的戎狄蛮夷。战国以后华夏”渐为通用词,既包括 社会底层的陈胜归于“世家”一列,这说明了() 原来的中原人,又包括华夏化的戎人、狄人、夷人等。这反映出() A.陈胜是诸侯或贵族的后代 B.陈胜推翻了秦王朝的统治 A王室衰微无力控制诸侯B.传统华夷观念开始被打破C华夏的认同观日益增强D.各民族之间的区别已消失 C.司马迁肯定陈胜反抗暴政 D.《史记》对人物随意归类 6.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封建制度的确立影响最大 13.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专卖制度,由官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这一举措的主要目的是() 的是() A.增加政府财政收入B.抑制富商大贾势力C.保证盐铁质量D.加强对经济的控制 A.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B.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14.汉武帝用人不拘一格,经常任用一些出身低微的人,打破了非列侯不得为高官的惯例,如出身低微的主父偃、 C.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D.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东方朔等均被重用,公孙弘甚至官至丞相。武帝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7.战国时期,各国统治者出于争霸需要,争相招揽人才。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