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94226

八年级生物上册(2024人教)第四单元-第六章 - 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共30张PPT)

日期:2025-10-15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7次 大小:107359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八年级,人体,30张,感知,环境,外界
  • cover
(课件网) 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第四单元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人教2024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学习目标 1、眼球和耳的基本结构及功能分别是怎样的? 2、视觉、听觉分别是如何形成的? 3、如何科学用眼和用耳? 4、近视是怎样形成的?如何进行矫正和及预防? 我们在用餐时,会看到饭菜的形状和颜色,闻到饭菜的气味,尝到饭菜的味道,手指感觉到馒头的温热,还会听到同学的谈话。你能说出上述五种感觉分别来自身体的哪个部位吗? 情境导入 这五种感觉分别来自眼、鼻、舌、手指及耳等部位。 一、眼和视觉 角膜 巩膜 瞳孔 脉络膜 视网膜 睫状体 视神经 晶状体 玻璃体 虹膜 眼球的基本结构 眼 球 结构特点 功 能 眼球壁 一 角膜 无色、透明 可透过光线 巩膜 白色、坚韧 保护眼球的内部结构 二 虹膜 中央的瞳孔可透过光线 脉络膜 有丰富的血管和色素 给视网膜提供营养,形成暗室 睫状体 调节晶状体曲度 三 视网膜 内含许多感光细胞 可感受光的刺激 内容物 房水 有营养,维持眼内压力 晶状体 能折射光线 玻璃体 支撑眼球壁,折射光线 眼的结构及功能 视觉的形成 光线 角膜 瞳孔 晶状体 玻璃体 视网膜 视神经 大脑特定区域 形成视觉 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折射光线)→玻璃体→视网膜 (形成物像)→视觉神经→视觉中枢(产生视觉)→视觉。 视觉的形成 思考:人眼是如何看到物体的?视觉最终在哪里形成? 再次总结巩固 图示 视觉 形成原因 矫正方法 正常眼 光线经过晶状体的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刚好落在视网膜上 睫状肌对晶状体的 灵敏调节 近视眼 ①晶状体曲度过大 ②眼球前后径过长 ③物像落在视网膜前方 佩戴 凹透镜 远视眼 ①晶状体曲度过小 ②眼球前后径过短 ③物像落在视网膜后方 佩戴凸透镜如老花镜 近、远视眼的形成原因及矫正方法 中小学生近视眼形成的主要原因 1.中小学生连续看书、看电视、玩游戏机和操作电脑的时间过长; 2.眼与书本、电视、电脑、手机屏幕的距离过近,发生近视的可能性越大。 遵循“三要四不看”原则 怎样养成预防近视的生活习惯 正 常 眼 远处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的折射后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上 近 视 眼 晶状体曲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使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怎样预防近视 远处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的折射后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上   晶状体曲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使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正常眼 近视眼 怎样预防近视 近视 矫正 凹透镜 怎样预防近视 1.人如果失去听觉,这些场面会出现什么情况? 人通过听觉从外界接受信息的数量居第二 观察以下图片,并思考: 2.列举几个说明耳和听觉重要性的其它例子。 耳郭 外耳道 鼓膜 听小骨 鼓室 中耳 外耳 咽鼓管 由鼓室通向咽 耳蜗 前庭 半规管 内耳 收集声波 能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情况 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 听神经 耳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外耳道 外耳道将耳郭收集到的声波传到中耳,还具有防止 外物侵入和保护中耳的作用。 鼓膜 鼓膜能随着外界空气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再把振动 传给后面的听小骨 鼓室 听小骨 听小骨可将振动传到内耳 耳蜗 耳蜗内有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受到振动 刺激后会产生神经冲动 半规管 前庭 听觉神经 前庭和半规管含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 日常生活中的晕车、晕船现象 就与前庭和半规管中感受器过 于敏感有关。 内耳兼有听觉和感受位置变动的 双重功能。 咽鼓管,是咽与鼓室的通道。平常时是闭合状态,但吞咽或打哈欠时就打开,使空气能从咽部 进入鼓室,使鼓膜两侧的气压维持平衡。 听觉的形成过程 外界声波 外耳道 鼓膜 听小骨 耳蜗 听觉神经 大脑皮层 听觉中枢 听觉的形成过程(思维导图总结) 声波 外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