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95403

江西省2026届高三上学期10月一轮复习阶段检测考试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日期:2025-10-1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3次 大小:210687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江西省,检测,图片,试卷,语文,考试
    绝密★启用前 材料二: 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说“字之巧处在用笔,尤在用墨”。墨法在书法中有重要地位,尤其是 江西省2026届高三10月一轮复习阶段检测 在行书和草书之中。“墨分五色”的概念最早出自于国画,也在国画领域被大家熟知,然而书法中也 讲求“墨分五色” 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明确提出书画中“墨分五色”的观点:“夫阴阳陶蒸,万象错布 语文试卷 玄化无言,神工独运。草木敷荣,不待丹碌之采;云雪飘扬,不待铅粉而白。山不待空青而翠,凤不 待五色而粹。是故运墨而五色具,谓之得意。意在五色,则物象乖矣。” 正如张彦远所说,“墨分五色”好似万物中的天然色彩。起源于中国水墨画的“墨分五色”,是一 试卷共8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种国画的技法,画家用水去调节墨色的浓淡,可以得到多层次的绘画效果。后来随着书法艺术的发 注意事项: 展进步,“墨分五色”也逐渐走入书法的技法范围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 与绘画所用的“青、赤、黄、白、黑”五色技法不同,书法中的“墨分五色”主要指的是“浓、淡、润、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焦、清”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 浓一浓墨是书法的主要墨法,“浓”指用笔非常的“实”,墨色的黑度,仅次于焦墨。焦墨可能 上无效。 有光泽,浓墨因为加入水分,虽黑而无亮光。墨不浮于纸面,力透纸背,达到入木三分的效果。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古人崇尚浓墨。早在汉末,韦诞便开始追求用墨的浓黑,如其所作的《游太行山记》,字体如龙 盘虎踞、剑拔弩张,墨迹浓黑而实。清代政治家、书法家刘墉有“浓墨宰相”之誉,他喜用浓墨,体骨 、阅读(72分) 丰劲,字迹沉稳厚重,字体雍容端庄而不笨重,结构严谨,超然独出。 (一)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淡一淡墨水分多,比浓墨多了清雅之气。清代书画家沈宗骞《芥舟学画编》将墨分为“老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与“嫩墨”,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浓墨”和“淡墨”。和主骨韵的浓墨不同,淡墨主气韵,色泽清丽、 材料一: 神采焕发。唐代欧阳询的《千字文》笔墨清淡,运笔流畅自然,透露出文人的俊逸之气。清代王文治 中国传统绘画一直在色与墨的此消彼长中不断演进。文人绘画重情、重理、重神韵的审美观念 是乾隆时期的探花,因作书喜用淡墨被誉为“淡墨探花”“淡墨翰林”,其淡墨行书十分雅致,秀韵天 同样贯彻于传统人物画设色之中。“随类赋彩”的设色理念除了强化人物、场景等的固有色之外,更 成,曾被誉为“女即书” 重要的是在于把握整体色调与人物心境及场景氛围的关系。 润一润墨所用的水比浓墨多一些,又比淡墨少一些。润墨所写的字,笔酣墨饱。古人常借用 唐代之前的人物画多呈现水墨与色彩并用的形式,以墨线塑形,敷以颜色,墨与色处于同等地 唐代杜甫诗中“元气淋漓障犹湿”一句对书法的用墨提出“丰润”的要求。 位。如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珍品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中,人物、山石、树木以高古游丝描勾勒而 焦 一又称作“渴笔”“燥笔”,即把墨汁放置在砚台内,经过一定的挥发,再用来写书法作品。 少皴,设色上注重以白色或青色服饰衬托暖色衣着,凸显人物的不同身份,使之在全卷浅灰绿色的 毛笔蘸墨后连续书写,会呈现墨色由浓到枯的渐变,含墨量减少让线条有干皴之笔,且大多用在笔 基调中格外醒目。唐代王雏“水墨之变”的理念倡导和吴道子“融水墨于人物”的技法革新,将绘画 画的中后部分。明代徐渭、清人虚谷擅用此法。此法“于浓墨、淡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