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4103549
8.3《琵琶行(并序)》课件(共33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10-1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9次
大小:25969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张
2025-2026
,
必修
,
语文
,
高中
,
统编
,
学年
(
课件网
) 一个是朝廷命官,一个是落魄艺人,一个是高朋满座,一个是独守空船,为何会因“琵琶”而相聚呢? 琵琶行 ———白居易 部编版必修上第三单元第8.3课 赏琵琶音乐声 感相遇相知情 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文本解读 考点训练 阅读拓展 合作探究 目录 核 心 素 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理解白居易的生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了解文体知识,积累文化常识。 思维发展与提升:把握诗歌基本内容,了解白居易和琵琶女两人身世的相似性。 审美鉴赏与创造:鉴赏描写音乐的方法,总结方法技巧。 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分析诗人和琵琶女形象特点,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领会主旨。 教 学 目 标 1.把握《琵琶行》基本内容,了解并初步掌握描写音乐的手法,赏析技巧。 2. 理解音乐描写的多层含义,领悟诗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深层内涵。 3. 感悟诗人的心路历程,通过乐与诗的对话,深层理解诗歌主旨。 作 者 解 读 白居易中唐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其诗风清新自然、通俗易懂。自幼聪慧、苦学文,有“兼济天下”“为民请命”的理想。 多写“讽喻诗”,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 《琵琶行》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长篇叙事诗。 白居易生平与诗作 思想主张 诗歌特点 前期 江州司马以前 仕途一帆风顺,始终抱着“为民请命”“兼济天下”的宗旨。 以讽喻诗为主。代表作品为《卖炭翁》 后期 江州司马以后 是他“独善其身”的时期,揉和儒家“乐天知命”道家“知足不辱”和佛家“四大皆空”来作“明哲保身”的法宝。悔恨“三十气太壮,胸中多是非”。 以闲适诗和感伤诗为主。感伤诗:《长恨歌》《琵琶行》 文学主张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和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作品以通俗流丽著称。 写 作 背 景 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宰相武元衡被刺杀,白居易上疏请求严惩凶手,陈词恳切,触怒当政者,遂遭限害,被贬为江州司马。白居易获罪的真正原因主要是他写的针砭时弊的讽谕诗,“始得名于文章,终得罪于文章”。对于这次遭贬,诗人既感伤又愤慨。到江州后一年的生活更使他感受到社会世态炎凉,他有满腔的怨愤无处倾诉。这首诗是诗人贬职到江州的第二年(元和十一年)秋天写的,当时诗人45岁。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歌、行、引、曲、吟等源于乐府,是乐府曲名,后来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从唐人歌行体的风格来看,所谓“行”,是指那些行文自然、可歌可唱的诗篇,其特点是婉转流动、纵横多姿。 “并序”,一般出现在诗文的题目或前言中,“并”有“连”“附”“并且”等含义。“并序”其内容为介绍与诗文密切相关的人、事、物等。 本诗是一篇抒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题 目 解 读 文本解读 1.结合课下注释和文言知识翻译诗歌小序,概述小序的内容及作用?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元和十年,我被贬为九江郡司马。第二年秋天,在湓浦口送客时,听见船中有人夜晚弹奏琵琶,听那声音,清脆铿锵有京都的韵味。询问这人,原是长安的歌女,曾向穆、曹两位琵琶大师学艺,后来容颜衰老,嫁给商人作妻子。于是叫人备酒,请她畅弹几曲。曲子弹完后她神情忧伤,自述年轻时欢乐的往事,如今漂泊沦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课件(共25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2025-10-12)
古诗词诵读《鹊桥仙》课件 (共27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2025-10-12)
天津市滨海新区北京师范大学天津生态城附属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2025-10-12)
202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赤壁赋》复习课件(共43张PPT)(2025-10-12)
15《我与地坛》任务式课件(共31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2025-10-12)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