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古诗知识清单 古诗词鉴赏知识点 一、诗词体裁 ①古体诗 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 ②近体诗(格律诗) 包括律诗和绝句。(七律,七绝,五律,五绝) ③词 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 ④曲 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 二、诗歌题材、情感分类 1.写景抒情 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 2.咏物言志诗 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 3.即事感怀诗 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如怀亲、思乡、念友等。 4.怀古咏史诗 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 5.边塞征战诗 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们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 6.羁旅诗 表现行旅之人旅途的艰辛、寂寞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对安定 生活的向往。 7.送别诗 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别后情境的 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 8.山水田园诗 归隐田园,钟情山水;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如《归园田居(其一)》 eg.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 9.讽喻诗 以嘲讽或劝喻手法,揭露社会黑暗、世态炎凉,表达人民或正直人 士呼声的诗歌,亦称“讽喻诗”,有时也称“政治讽刺诗”。如《硕鼠》《伐檀》、罗隐的《蜂》。 eg.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10.闺怨诗 描写闺中妇女的情思,表现离情思念、感时伤怀或有所寄托。 10.闺怨诗 描写闺中妇女的情思,表现离情思念、感时伤怀或有所寄托。 声声慢·寻寻觅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1.哲理诗 这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 诗歌。著名的如苏轼的《题西林壁》《琴诗》、朱熹的《观书有感》等。 12.游仙诗 通过描写游仙访道来表现诗人的人生追求或人生境遇。如贾岛的 《寻隐者不遇》、皎然的《寻陆鸿渐不遇》。 13.饮酒诗 通过描写饮酒歌吟来表现诗人的人生乐趣和感慨。如李白的《将进 酒》《月下独酌四首》。 14.其他 题画诗、无题诗、悼(dào)亡诗等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第一种模式:分析技巧型 1.提问方式 (1)本诗塑造了怎样的形象? 答题步骤:性格特征+身份 (2)概括人物形象的特点(有的要求简要分析,要求分析的要结合诗句内容) 答题步骤:特点(概括要全面准确)+分析 古诗常用答题技巧 具体形象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 2. 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 3. 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陆游和辛弃疾。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的《凉州词》 8.爱恨情长的形象。如柳永 9. 孤寂、落寞(惆怅),愁苦幽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