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04157

7.2《归园田居(其一)》课件(共52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10-1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6次 大小:3293561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5-2026,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田居 归园 陶渊明 人类的本质,就是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 德国-海德格尔 导 入 假如你现在穿越回到了东晋,你的身份是一个出身名门望族,但家道中落的知识分子,摆在你面前有两条路可以选: A 做官,争取光大门楣,恢复家族往日荣光。 B 做农民,粗茶淡饭,平平淡淡。 你会选择哪一条? 陶渊明选择的又是哪一条路? 同为魏晋时期人,陶渊明与曹操展现的是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曹操积极进去,治世安天下,而陶渊明急流勇退,安居田园,得心灵自由。 壹·知人论世 一、相关知识———「作者介绍」 田园诗派之鼻祖 隐逸诗人之宗 五柳先生 谥号靖节先生 (开创田园诗) (41岁归隐田园) (自号,门前五棵柳) (私谥“靖节”) 《归园田居》共五首,描绘了田园风光及农村生活,抒发了归隐后的愉悦心情。 陶渊明(365—427年)字元亮,又名潜,浔阳柴桑人。东晋诗人、文学家。 东晋(时代)最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情感真实,诗味醇厚,风格平淡,语言清新自然。 早年: “大济苍生” 中年:“误入歧——— 晚年:“归隐田园” 早年 28岁前 “大济苍生” 陶渊明的仕隐经历 陶渊明少年时期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大志。 一起一落:29岁江州祭酒,因厌恶官场污浊而辞职归家,后被召为江州主簿,不就。 二起二落:36岁江陵,任荆州刺史桓玄的幕僚,但桓玄阴谋篡权,陶再度失望,次年,借陶母去世,丁忧归家,闲居3年,田园避世。 三起三落:39岁任镇军将军刘裕的参军,又改任建威将军刘敬宜的参军。但因时局动荡,再度辞官。 四起四落:40岁(公元405年8月)为彭泽令,11月弃官归隐,只做80天县令。 陶渊明因时局动荡,仕途险恶,以及官场政治腐败,门阀制度森严而对现实极端不满,毅然辞官归隐,与官场彻底决裂。归隐田园共20多年,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44岁时家遭火灾,急剧贫困,427年秋,深感不久于人世,写三首《挽歌诗》,一篇《自祭文》。“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乃窘迫之写照。 中年 29 — 41岁 “误入歧——— 晚年 41岁后 “归隐田园” 时代与陶渊明 陶渊明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历史上最纷乱的时期: 19 岁, 遭遇淝水之战; 21 岁, 司马父子擅权; 35 岁, 司马暴政引起孙恩十余万农民大起义; 38 岁, 桓玄杀司马篡位自立; 40 岁,刘裕杀桓玄, 弑晋安帝, 立恭帝; 56岁, 刘裕逼恭帝禅位, 篡而代之。 各路人马无不是打着拥主护国的旗号,干的却是打家劫舍的勾当, 真是“ 乱看惯了, 篡也看惯了”。而且身在官场之中, 更需在纷乱的政局中见风使舵, 相机而动, 委曲求全, 这对于生性洒脱崇尚自由的渊明而言, 的确是一张压抑心志的大网。 一、相关知识———「背景介绍」 1.社会动荡、时局不稳(东晋末至南朝宋期经历三个朝代、十个皇帝)。 2.社会黑暗、门阀森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3.官场结党营私、勾心斗角。 时代背景 陶少年时大有“大济苍生”之壮志。但是反动门阀制度却对他不利。陶曾祖是高官,尚被当时之人讥骂为“小人”、“溪狗”。到了陶渊明时,家世没落,自然更得不到社会的重视。陶到29岁时才出仕,不久又归隐。后又时隐时仕。为彭泽县令时,在官八十余日,逢郡里督邮来县, 属吏告诉他应束带接见,他叹道:“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他便解职而归。 贰·整体感知 诵读感知 ài zhuō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yìn 《归园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