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04412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10-1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1次 大小:15214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黑龙江省,答案,试题,语文,月月,学期
    10月月考语文参考答案 1. A ( “将‘美’误解为‘善’”错误。曲解文意。材料一第三段说“后儒多以‘善’改‘美’,或以‘善’释‘美’……同时也不同程度地遮蔽了“里仁为美”的审美向度”,是改变与阐释,而不是“误解”。 ) 2. C ( “孔子有在广大民众中普及其仁学思想的愿望”错误。推断不合理,“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不管各家解释如何,君子应该‘择仁而处’的观点是得到普遍认可的”可知,孔子主要是对君子日常活动的要求,而非“在广大民众中”。 ) 3. D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无不彰显着深刻的情感张力”指向儒家思想的情感因素。 B.“提供了情感的一致性”指向儒家思想的情感因素。 C.“所兴的是人的情感”指向儒家思想的情感因素。 D.“集中体现了儒家人生美学的特点”所谈为儒家思想的美学因素,不适合作为该观点的论据。 4. B ( “都在对比中论述了……”说法有误。材料中涉及对比的,只有材料一“相比于道教的道士生活方式、佛教的僧尼生活方式,儒家生活方式具有现实的、人间的特点”一处,材料二并没有对比手法的使用,所以并不能说两则材料都采用对比论述“里仁为美”的内涵。) 5.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体现了君子居不求安,而注重对德行、品质追求。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表达了君子择友而交的志趣(与良师益友为伴)。③“调素琴,阅金经”蕴含了君子悠然自得的情趣。 6. D ( “因为他觉得自己太早辞官,导致家中生活困顿,孩子们身体不强壮”错,陶渊明已经预感到东晋王朝岌岌可危,这是陶渊明面对现实个体意识的觉醒。) 7. C (“使本文的语言庄重之余不乏活泼,生动而饶有趣味”说法有误。文中多次写到老鼠,是为了烘托气氛,而非表现语言灵动活泼。) 8. ①在政权交替期,陶渊明的内心矛盾复杂,心里如一片乱麻,所以写诗抒怀。②陶渊明以诗言志,以诗的方式进行反抗,写《述酒》和《咏荆轲》,表达自己不肯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抗争精神,以及铲强除暴的愿望。③陶渊明对儿子的处世态度失望,对儿子的柔弱、不反抗内疚,对自我选择悲愤、愧悔,希望能够留点教训,所以一直写下去。 9. ①《归园田居(其一)》《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的形象是热爱田园、安贫乐道、具有隐逸情怀的隐者形象。②本文中陶渊明关注时局,为国家命运而忧虑。陶渊明虽身在乡野,却心念朝廷,忧虑朝政;阿舒、阿宣等人“乐天安贫”,只关心自我生存,以至于“渊明搔着脚趾,默默地,兀自生着气”。③本文中陶渊明有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小说中写陶渊明教训儿子“应该做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明确表露出陶渊明的思想是渴望干一番事业,留名青史。 答案 10. BFH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刘知远任命宰相,竟是从军队幕府中执笔的幕僚中挑选,天下人都轻视和厌恶他们,侮辱和蔑视他们。 “知远之命相”是主谓宾结构,句意完整,故B处断开; “竟求之于军幕执笔之客佐”是状语后置句,“执笔之客佐”做状语,故F处断开; “天下贱之恶之”是主谓结构,句意完整,故H处断开。 故选BFH。 B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正确。谦让,退让/责备。句意:先生面临决定国家大事的时候,请不必谦让。/按照常惠所教的话去责备单于。 B.错误,含义不同。选择/占卜。句意:刚才听说君王见先生谈选人担任国相的事。/你用龟板占卜,用蓍草占卦,没有不吉利的预兆。 C.正确。都是意动用法。句意:君王都把他们视为老师。/把死生同等看待。 D.正确。句意:你怎么能同魏成相比呢!/他们怎么知道您的用意呢 故选B。 12. B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意在表明翟璜不能胜任国相之职”错误。李克陈述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