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08221

古诗词诵读《春江花月夜》课件 (共31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日期:2025-10-1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3次 大小:2788305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古诗词,2025-2026,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
  • cover
(课件网)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古往今来,人们遥望苍穹,总会生发出无尽的遐想。皎洁的月亮在众多诗人的笔下散发着夺目的光芒,寄托着别样的情感。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是李煜的故国之月 李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是杜甫的故乡之月 杜甫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是苏轼的哲思之月 苏轼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柳永的寂寞之月 柳永 “一词压两宋,孤篇盖全唐” “盛唐第一诗”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春风第一花” 古今评说 日本汉学家:“中国古代只有两首好诗,一首是白居易的《长恨歌》,一首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作者简介 张若虚(约660-约720),扬州(今属江苏)人,唐代诗人。张若虚生平事迹不详,唯知其曾任兖州兵曹。以“文词俊秀”而名显长安,开元初与贺知章、包融、张旭并称“吴中四士”。 其诗作语言清丽,富有跌宕起伏的音乐美感,诗境优美深邃。《全唐诗》中张若虚的诗作仅存两首,一首是五言排律《代答闺梦还》,写闺情,另一首就是千载传诵的抒情杰作《春江花月夜》。 文体知识 《春江花月夜》原为乐府旧题,属宫体诗。(指以南朝梁简文帝萧纲为太子时的东宫,以及陈后主、隋炀帝、唐太宗等几个宫廷为中心的诗歌。“宫体”既指一种描写宫廷生活的诗体,又指在宫廷所形成的一种诗风,始于简文帝萧纲。萧纲为太子时,常与文人墨客在东宫相互唱和。其内容多是宫廷生活及男女私情,形式上则追求词藻靡丽,时称“宫体”。后来也称艳情诗为宫体诗。) 张若虚却完全突破了宫体诗的藩篱,语言清新,叙写了民间游子思妇的离别相思之苦,面貌为之一新。千多年来为世人倾倒,诗人因此名垂后世。 写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虽已无具体文字资料可考,但根据诗歌内容可作如下推测: 作者创作此诗时,也许是宦游在外,也许是羁留异乡。在一个月朗风清、春暖花开的夜晚,作者漫步江边,仰望天边的一轮皎月,不禁感慨万千,诗兴大发,临江赋诗。从月升写到月落,以“春、江、花、月、夜”为背景,抒发孤舟游子的思乡之情和明月楼中思妇相思之苦,同时探索人生哲理与宇宙奥秘。 朗读正音 全诗四句一韵,凡九韵(九段),每一韵构成一小段。 滟滟 芳甸 霰 汀 纤尘 皎皎 青枫浦 扁舟子 裴回 捣衣砧 西斜 碣石 潇湘 yàn diàn xiàn tīng xiān jiǎo pǔ piān zhēn pái huái xiá jié xiāo xiāng 潜跃 qián 滟滟 芳甸 霰 汀 纤尘 皎皎 青枫浦 扁舟子 裴回 捣衣砧 西斜 碣石 潇湘 潜跃 解题 文章标题包含了几种意象?哪个意象贯穿全诗,是全诗的纽带? 春:全诗的总背景、大的时间范畴。 夜:具体背景 “春”有4句、“江”有12句、“花”有2句、“月”有15句、“夜”有2句。 春、江、花、月、夜 月 景物描写的主体 全 全诗起止的外在线索 诗 哲理思考的凭借 灵 抒写离情别绪的依托 魂 本诗展现了它的哪几种状态? 提示:以月升月落的时间顺序为线索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 月生 月斜 月悬 月落 月是诗之魂 梳理层次 全诗从月出写起到月落结束,可分为三大层次。 月下之景 1-8句 关于春、江、花、月、夜美景的描绘 景物美 月下之思 9-16句 由景引发的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思考 哲理美 月下之情 17-36句 抒写思妇游子的两地相望相思之情 情感美 赏析诗歌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景物美 滟(yàn)滟:水波荡漾闪光的样子。芳甸(diàn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