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09910

福建省莆田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日期:2025-10-1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8次 大小:36038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福建省,语文,答案,图片,试题,莆田市
  • cover
莆田一中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 高一语文必修上 温馨提示: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祝你考试顺利! 一、现代文阅读(2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新周刊》:你开设文学讲座时,在众多文学名著中,为何会选择《红楼梦》? 白先勇:我觉得《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这是毋庸置疑的。如果选五 本世界文学中最伟大的小说,我一定选它,而且可能会将它排到第一位。 在哲学思想上,《红楼梦》融合了儒释道三家之长,相当深刻:人物塑造方面,又极为 鲜活。这样的一本书,在各种意义上,都能代表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我想讲,文 学是一个民族心灵最深刻的投射,而《红楼梦》在这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大学生亲近 我们的传统,或许可以从这本书开始。 《新周刊》:最近一次重读大概是在什么时候?你在书中关心的内容会与以往有区别吗? 白先勇:我6月下旬又要演讲《红楼梦》了。每次讲之前,我都会重温,我觉得自己看 得很熟了,但这本书就像是一个个密码,但凡翻看,就会解出新的秘密。有时候,我发觉原 来还有些地方被漏掉了。 我时常感叹,一部18世纪的小说,竟然汇集了各种小说艺术的手法,即使放到现在看, 它也是非常先锋的。我有一个想法,我们的文学史常把《红楼梦》归结为传统小说、章回体 小说、旧小说。中国的现代小说,常常将鲁迅的作品视作发端。但我认为,《红楼梦》已经 有了现代手法的运用,或许我们可以从《红楼梦》开始论及现代小说。 《新周刊》:曹雪芹在书中采用全知观,点,你觉得这样的叙事方式,其优势何在? 白先勇:对观点的灵活运用是《红楼梦》非常厉害的地方。大观园那么大、那么复杂, 如果用个平常的全知观,点来写,讲半天也说不清楚。一开始的时候,是林黛玉进贾府的观点, 之后,又转成其他人的观点。 比如,第十七回,贾政带了一批清客,还带了贾宝玉,去逛大观园。在元妃省亲时,大 观园是社会性的家族团聚之地,它规规矩矩的。等到刘姥姥进大观园,又完全不一样了,她 看什么都是新鲜的,里头彩蝶纷飞,热闹得不得了。刘姥姥看到一座牌坊,以为那是玉皇宝 殿,在某种意义上,那里就是人间的“太虚幻境”。后来,大观园衰落了,等林黛玉去世, 贾宝玉再经过潇湘馆的时候,听到哭声,萧索而凄凉,每个人的感受不一样。 利用不同的叙事观点,巧妙地把大观园多层次的意义一一展现出来,这是《红楼梦》的 “现代性”之一。 《新周刊》:除利用不同的叙事观,点巧妙展现大观园多层次的意义之外,《红楼梦》的 “现代性”还体现在哪里? 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