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二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 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二单元。 一、阅读(72分) (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焦裕禄同志是人民的好公仆、干部的好榜样。1962年冬天,他来到当时内澇、风沙、盐碱“三害”肆扂的兰考担任县委书记,带领全县人民战天斗地,奋力改变兰考贫困面貌。1964 年5月14日,积劳成疾的焦裕禄同志因肝病不治不幸逝世,年仅42岁。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始终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想的仍然是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焦裕根同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焦裕根同志离开我们几十年了,但他的崇高精神却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永远是人民心中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永远是鼓舞我们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强大思想动力,永远是激励我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不会过时。 第一,学习和弘扬焦格柡同志牢记宗旨、心系群众,“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精神,大兴 ①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焦裕禄精神的本质所在。焦裕根同志到兰考,不是为了做官,而是去为人民谋利益。他之所以被誉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共产党员的光辉典范,之所以深受人民群众爱戴,根本原因就在于他始终与老百姓心相连、情相依,同呼吸、共命运,在于他视人民群众为衣食父母、诚心诚意当人民公仆。他常说,“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的面前;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这种为民爱民亲民的作风,充分反映了共产党人和党的干部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情感和公仆情怀。 第二,学习和弘扬焦格根同志勤俭节约、艰苦创业,“敢教日月换新天”的 ② ,大兴艰苦奋斗之风。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我们党的立业之本、取胜之道、传家之宝,也是焦裕根精神的精髓。面对兰考自然灾害的珒扂和贫困落后的实际,焦裕根同志不等不靠,带领全县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力拼搏、自强不息。他说:“我们要有革命的胆略,坚决领导全县人民苦战三五年,改变兰考的面貌,不达日的,死不瞑目。”他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大力治理风沙、内涝、盐碱“三害”,亲自种植泡桐树,以满腔热情和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改天换地的英雄壮歌。他坚持生活简朴、勤侩办事,坚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焦裕禒同志以他的行动对艰苦奋斗做了生动的诠释,这也正是他劦得群众拥护和爱戴的重要原因。 第三,学习和弘扬焦裕楾同志实事求是、调查研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求实精神,大兴 【高二语文 第1页(共8页)】 求真务实之风。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焦裕根精神的灵魂,在焦裕根同志看来,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既是一种科学精神,也是一种工作作风,还是一种人生态度。为了改变兰考的落后面貌,他从兰考的县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坚持把战胜灾害、改善生产条件、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大力调整农业结构,为兰考长远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他笃信”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基本掌握了水、沙、碱发生发展的规律,作出和实施了治理“三害”的正确决策。他在兰考的475天中,靠着一辆自行车和一双铁脚板,对全县当时149个生产大队中的120多个生产大队进行了走访和蹲点调研。正是这种深入、系统、全面的调查研究,使焦裕梂同志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对改变兰考面貌提出切合实际的规划。在焦裕楾同志身上,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脚踏实地干事业的求实精神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科学态度。 第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