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15540

3.1《别了,“不列颠尼亚”》课件(共40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日期:2025-10-1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2次 大小:1729128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5-2026,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它响彻寰宇,向五湖四海庄严宣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这是中华民族雪百年耻辱、长民族志气、振国家声威的喜庆时刻。 香港回归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举国欢腾。 1997年7月1日,是一个彪炳史册的日子, 这一天的零点,全世界都在谛听从东方响起的庄严的钟声。 别了,不列颠尼亚 新闻 香 港 回 归 第一课时 文体知识 了解作者 《别了,“不列颠尼亚”》选自《1949-1999新华社优秀新闻作品选集·对外新闻选》。作者署名为周婷、杨兴,实际上它是由周树春、胥晓婷、杨国强徐兴堂四人的名字各取一部分组成的。其中周树春是新华社副总编辑,《参考消息》报社社长。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英国船坚炮利,中国战败,在《南京条约》中被迫割让香港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邓小平同志与时任英国首相的撒切尔夫人进行了多次交涉,最终在1984年的《中英联合声明》中达成协议,英国于1997年7月1日将香港主权归还中国。 1997年7月1日零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这是中华民族的大事,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 写作背景 1997 年 12 月 11 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右)在不列颠尼亚号退役仪式上偷偷擦拭眼角泪水。 1985 年 8 月,英国王室成员在不列颠尼亚号船上合影。 历史沧桑 1898年租借新界,7月1日生效 1860年中英 《北京条约》 1842年中英 《南京条约》 租期99年 1982年9月23日,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应邀访华。24日,邓小平会见撒切尔夫人。中英两国政府开始就香港问题举行谈判。 经过两年的谈判,两国在1984年12月签署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97年7月1日起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新闻也叫消息,指对国内外新近发生的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人和事实的简要而迅速的报道。广义的新闻,是消息、通讯、特写、速写、报告文学、采访手记、群众来信等多种新闻文体的总称;狭义的新闻则专指消息。 什么是新闻 文体知识 新闻 广义 狭义 消息 通讯 消息 特写 报告文学 新 闻 知 识 1人物通讯 2事件通讯 3工作通讯 4风貌通讯 新闻的结构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 新闻结构 标题———很简练准确地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又有引标、主标、副标之分 导语———扼要的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二句) 主体———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内容) 背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结语———新闻结尾 (标题、导语、主体是主要部分,背景和结语常常暗含在主体中) 文体知识 新 闻 结 构 标题:全文的“眼睛”,可以只有一 个大标题,也可以有副标题。 导语:一般是开头第一句或第一段。 是对事件或事件中心的概括。 主体:正文部分,是导语内容的具 体化。阐述生动、具体的新闻 事实。 基本特征 六要素 新闻的基本特征和六要素 简明性 准确性 客观性 真实性 时效性 (Where) 何地 (When) 何时 (Who) 何人 (What) 何事 (Why) 何故 (How) 如何 文体知识 1. 新闻的主要特点: 2. 新闻的结构: 可分为 和 。 导 语 开始的第一句或第一段文字。简明扼要地概括一下新闻事实或点出消息中的新闻事实。 主 体 消息的主要部分,是导语的具体化。主体部分围绕所报道的事实展开具体叙述或说明。 背 景 指事件的历史背景、周围环境及其他方面的联系等。其作用是衬托、深化主题。 结 语 是整个消息的结束语,有时可无,一般是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最后一段文字。 真实性、及时性、准确性 标 题 引标题 主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