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17211

第一课 提能练 易错易混练(课件 练习)高中思想政治 统编版(部编版)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日期:2025-10-18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0次 大小:266413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统编,中国特色,必修,编版,高中,思想政治
    提能练 易错易混练(一) 易错点1:误认为原始社会是人类最理想的社会 1. (2025·青岛检测)高一某同学在学习“原始社会的特点”时,搜集到以下图片。从图中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有( A ) ①原始社会人们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 ②石器工具的使用与改进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③原始社会没有剥削与压迫,是最理想的社会 ④通过简单劳动就可以获得丰富的肉食来果腹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并不是最理想的社会,③错误。原始社会人们经常要忍受饥饿,并不是通过简单劳动就可以获得丰富的肉食来果腹,④错误。 易错点2:误认为私有观念是私有制产生的根本原因 2. 考古学家在良渚文化遗址中发现了许多精美的玉器和石器,以及大量的墓葬和祭祀场所。这些发现表明,良渚文化时期一些人拥有大量的财富和权力。此外,还发现了大量的水稻遗存和灌溉系统遗址,这表明该地区的农业已经相当发达。这种发达的农业为私有制和阶级分化的出现提供了物质基础。由此可以得出( A ) ①良渚文化时期已经出现了贫富分化和阶级 ②私有观念的存在是私有制产生的根本原因 ③私有制的产生是原始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④石器等生产工具变成私有财产标志着私有制确立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解析】生产力的发展是私有制产生的根本原因,②错误。土地变成私有财产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④错误。 易错点3:不能正确理解国家的产生过程 3. 关于生产力、私有制、贫富分化、阶级和国家的发展,按因果关系排列正确的是( D ) A. 生产力的发展→贫富分化加剧→私有制的确立→阶级产生→国家产生 B. 私有制的确立→生产力的发展→贫富分化加剧→国家产生→阶级产生 C. 私有制的确立→贫富分化加剧→生产力的发展→国家产生→阶级产生 D. 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确立→贫富分化加剧→阶级产生→国家产生 【解析】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来以氏族为单位的共同劳动,逐渐被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代替,生产资料相应地由氏族公有转归家庭私有,后来土地也变成私有财产,这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私有制的确立加剧了贫富分化,使氏族成员的地位越来越不平等,原始社会逐渐解体,出现奴隶主和奴隶两大阶级,奴隶主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建立了军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这样,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国家———奴隶制国家产生了,D正确,A、B、C均不符合题意。 易错点4:混淆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 4. (2025·广州天河期末)瓦当是古代中国建筑中覆盖建筑檐头筒瓦前端的遮挡。下图是西汉南越王宫出土的涂朱瓦当,其中“万岁”二文字分布合理、变化丰富,朱砂的红色是只有帝王才能使用的色彩。据此,可推断该时期的南越国( C ) ①开始出现剥削和被剥削阶级 ②实行等级森严的封建专制 ③生产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④农民和帝王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从题目中西汉、万岁、帝王等可判断该时期处于封建社会,开始出现剥削和被剥削阶级是奴隶社会,①排除。农民和帝王的矛盾是该时期社会主要矛盾,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④排除。 5. 西汉晁错在《论贵粟疏》中讲到:“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四时之间,无日休息……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材料反映当时( D ) ①国家存在不同阶级,统治阶级在生产关系中占明显优势 ②面对残酷剥削压迫,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从来没有停止 ③封建土地所有制下,农民只能获取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④农民阶级地位低下,被统治阶级以多种形式剥削和压迫 A. ①② B. ③④ C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