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整本书阅读:《红岩》 不仅是历史真实的再现,更是一种信仰的宣扬。 《红岩》简介 《红岩》是现代作家罗广斌、杨益言所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1961年12月首版。《红岩》描写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南的形势下,重庆的国民党当局疯狂镇压共产党领导的地下革命斗争。着重表现以齐晓轩、许云峰、江雪琴等共产党人在狱中所进行的英勇战斗,虽然最后惨遭屠杀,但却充分显示了共产党人视死如归的大无畏英雄气概。结构错综复杂又富于变化,善于刻画人物心理活动和烘托气氛,语言朴实,笔调悲壮,作品一经面世,立即引起轰动。 你知道这个人及这句话吗 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江姐 江竹筠(1920-1949) (江姐原型) 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 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 我不需要什么“自白”, 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 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 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 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 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 这就是我———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 高唱凯歌埋葬蒋家王朝! (陈然《我的自白书》) 陈然(1923—1949) (刘思扬原型) 你知道这首诗吗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 (叶挺《囚歌》1942年写于重庆集中营牢房墙壁上的一首述志诗。) 叶挺(1896—1946) 小说中涉及到的人物 你知道这首诗吗 国民政府与美国合作兴办的军事特务 机构。1942年夏由美国海军情报署梅乐 斯与国民政 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戴 笠着手筹办,1943年4月在重庆正式成立。 戴笠为主任,梅乐斯任副主任。下设军事作战、心理作战、情报、气象、行动等小组和1个办公室。美方派遣1000余名特务到中国搜集情报并帮助训练和装备了国民党武装特务约600人,同时向国民政府提供了大量军火、通讯器材、交通工具和新式刑具等。该所成立后,接管了重庆歌乐山下的白公馆和渣滓洞监狱,分别更名为中美合作所第一、二看守所。在安徽雄村、临泉,湖南南岳、河南临汝、贵州息烽、江西修水、浙江瑞安、广东梅县以及福建等地亦设有关押共产党人和其他进步人士的看守机构和培训特务的特种技术训练班。1946年3月,该所撤销,其所属集中营全部移交国民党特务机构。 中美特种技术合作———中美合作所 渣滓洞原为人工采煤的小煤窑,因渣多煤少而得名。1938年开始被改造成关押革命者的场所。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渣滓洞成为了国民党反动派残酷镇压革命者和爱国志士的黑暗场所。无数英勇无畏的共产党人、革命志士和爱国青年在这里遭受了非人的折磨和迫害,但他们始终坚守信仰,不屈不挠地与敌人进行斗争。 渣滓洞———红色旅游景点 白公馆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原是四川军阀白驹的别墅。1939年军统局将此改建为看守所关押政治犯。原一楼一底的十余间住房改为牢房,地下储藏室改为地牢。 1943年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成立,白公馆作为中美合作所第三招待所,关押人员被移往附近的渣滓洞。抗战胜利后,白公馆被作为特别看守所。1947年春,渣滓洞"人犯"又迁回白公馆关押。抗日爱国将领黄显声、同济大学校长周均时、共产党员宋绮云,徐林侠夫妇及幼子“小萝卜头”都曾被囚于此。 白公馆———红色旅游景点 罗广斌(1924—1967),四川省成都市人。1945年,参加地下党领导的革命外围组织“民青社”。1948年3月在重庆西南学院由江竹筠介绍入党。同年9月,因叛徒出卖被捕,先后被囚禁在重庆中美合作所渣滓洞、白公馆集中营。1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