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阅卷教师请注意: 一、阅卷前务必认真研究试卷并讨论评阅说明,以减少评阅误差。 二、学生答卷时出现的错字、别字,每个扣0.5 分,在所在题内扣,扣完该题分数为止。同一 个错字、别字反复出现,不重复扣分。 一、积累与运用(15 分) 1.(1)zhēng (2)穹 (共 2 分,每小题 1 分) 2.A (2 分) 3.C(2 分) 4.眼睛映射岁月 (2 分) 5.(1)枳花明驿墙(2)露从今夜白(3)湘水无情吊岂知(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 沧海(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共 7 分,每句 1 分,写错诗文、多字、漏字不得分) 二、阅读(45 分) 评分说明: 阅读试题除 6、7、16、19、20(1) 题外,均为开放性试题,下面所给答案均为参考答案。对 于考生的答案,在意思对的基础上,要考虑语言表达;即使意思与参考答案不完全相符,但只 要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对于有新意、有创见的答案,要给满分。 (一)阅读下面文本,完成 6—11 题。(15 分) 6.(1)范仲淹 (1 分)(2)八大家( 1 分) 7.D (2 分) 8. (2 分) (1)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人们时起时坐,大声喧哗,这是宾客在尽情地欢乐 (2)利用征收钱谷的公事之余,在大自然中释放自己的身心。 9. 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2 分) 10.《岳阳楼记》抒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政治抱负;《醉翁亭记》抒发与 民同乐的从政情怀。 11.(1)豁达乐观; (2)爱国爱民的情怀; (3)与民同乐的情怀。(4)随遇而安的旷达胸 襟(共 4 分,每点 1 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2—15 题。(15 分) 12.①磨刀准备②割麦经历 13.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麦子“没有哀伤 ”“没有语言 ”“沉默地昂扬着热情 ”的人类 情感与姿态,生动形象地展现出麦子在麦田里蓬勃生长、充满生机的状态,让麦子的形象更加 鲜活可感。(4 分) 14. ①“这种曲度 ”指父亲因为无数的劳作而累弯了的腰;②“保持着张力 ”是说父亲即使已 经年迈,但还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③这句话既是对坚韧、勤劳的父亲的赞美,还凸显了劳动 的意义,劳动让人始终充满希望,保持活力。(共 3 分,每点 1 分) 15. ①这些情节是割麦的后续,让割麦事件更完整; 语文试题答案 第 1 页 (共 3 页) 九年级语文组编制 ②通过具体的事件展示人们劳动之后,享受劳动果实的快乐,更生动形象,引人思考; ③更充分地展示父亲热爱劳动、热爱生活、勤劳朴实的形象; ④能够体现出劳动之后的收获会让人感到无比的踏实与幸福的主题。(共 4 分,每点 1 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6—19 题。(10 分) 16. 语言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作为思维工具,它塑造并发展了人类的智能;作为交际 工具,它维系并推动了社会协作;作为文化载体,它积累、传承并丰富了人类文明;其产生与 发展也深刻影响了人类自身的进化。(2 分) 17.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促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实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共 3 分,每点一分) 18.(1)运用了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2)引用学者的话,并列举 3000 多年来汉字结构没有改 变的事实具体有力地说明了“语言里有源远流长的文化 ”这一观点,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共 2 分) 19.示例: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让“说普通话 ”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 ;传承和弘扬中 华优秀语言文化,引导广大青少年增强文化自信 ;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助力语言文字事业高质量 发展。(共 3 分,每点 1 分) (四)名著阅读(5分) 20. (1)A (2 分) (2)①诗歌含蓄地刻画了人们对于直言之士的种种态度,鞭挞和嘲讽了生活中的种种丑恶 现象,弘扬了正直无私的品格。 (1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