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市宋声学校七年级月考语文试卷 说明:1.考试范围:七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 2.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运用(24分) 1.默写古诗文。(共10分。答对一句得1分) (1)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不知何处吹芦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3)峨眉山月半轮秋, 。(李白《峨眉山月歌》) (4)遥怜故园菊,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5)“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朱自清《春》) (6) ,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朱自清《春》) (7)诗人善于将内心丰富的情感融入笔端。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以“ , ” 表达出对故乡的思念,杜甫在《江南逢李龟年》里用“ , ”道出久别重逢后的慨叹。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4题。(7分) 当秋风 树林时,秋天便带着独有的 duān zhuāng与静谧降临人间。天空像被擦拭过的琉璃,湛蓝而高远。湖水似一面明镜,将天空与岸边的斑斓秋色尽收其中。 走在公园的小径上,耳畔少了夏日的蝉声 ,唯余秋风穿林的轻响。道路两旁的树木经过大自然的化妆,呈现出金黄、火红的色彩。它们不再炫耀往日的葱郁,只是在秋光中 着,等待凋零的命运。 池塘里,枯梗托着几片蜷缩的荷叶,像是迟暮的老人。昔日亭亭如盖的它们,如今已无力再为鱼儿提供荫蔽处。我驻足池畔,望着萧瑟的景象, xīn xù也变得有些不宁。 我沿着公路走向郊外,听到一户人家屋檐下的风铃正发出清脆的声响。在更远的地方,田野里的庄稼大约可能成熟,像是给大地铺上了一块金色的地毯。农民们辛勤shì nòng的庄稼终于迎来了收获,他们 在田垄间,忙着把劳动成果收回粮仓。 虽然秋天没有春天的朗润与娇媚,也没有夏天的粗犷与热烈,但它以独有的方式,展示着生命的沉淀与收获。想到这些,我原本有些失落的心情也变得愉悦起来。 2.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3分) ①duān zhuāng( ) ②xīn xù( ) ③shì nòng( ) 3.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跃过 喧哗 僻静 穿梭 B.掠过 沸腾 僻静 穿透 C.跃过 沸腾 静默 穿透 D.掠过 喧哗 静默 穿梭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6题。(4分) 材料一:国潮是“国”与“潮”的相加。“国”的指向很明确,即为中国,意指中国文化的复兴,将中华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都纳入视野。对“潮”的解读却千差万别,基本以 2018年为分水岭。在国潮元年之前,国潮大多指狭义上的特定品牌,即由中国本土设计师创立的潮流品牌,是具有鲜明特色的小众文化代表。如 今,国潮泛指广义上的某种消费概念,即国货群体和带有中国特色的产品的走红。 材料二:从故宫日历到丝路手信,不论是文博联手文创,还是“汉服”“古风”掀起的时尚潮流,国潮已迈入更具文化特征、媒介融合和科技赋能的3.0时代。国潮深刻地影响着青年群体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态度,为此学校准备举办一次汉服展演会。 5.材料一是校报记者小田采访专家后整理的文字稿,请根据内容推断小田采访时向专家提出了什么问题。(2分) 6.小粤为学校举办的汉服展演会设计了一幅海报,如果要从以下图案元素中选择两项加入海报,你会选择什么 请简要说明理由。(2分) 7.请你结合作品内容,解读书名“朝花夕拾”的含义。(3分) 二、阅读(46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8~12题。(16分)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 【乙】 崔英与苻坚之约 崔英年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