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人教新版 八上 语文 同步课件 统编版八上语文 阶段性检测讲解课件 八上语文期中质量评价04 范围:第1-3单元 (建议用时:150分钟 满分:120分) 湖北等地适用 “聆听美好,温暖前行”,不仅是一种生活的态度,更是一场内心修行。班级将开展以“聆听美好,温暖前行”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快来参与吧! 活动一 聆听语言之韵,温暖文学之路 (积累与运用 20分) 小雨在学完前三个单元后,写了一段感悟,请你帮他完善一下。 文字是岁月的留声机:听《三峡》重岩叠障间江水飞漱的轰鸣,那是自然对天地的呐喊;听《藤野先生》里老师诘责作业时的严慈、不辍改稿时的低语,那是跨越国界的师恩回响;听《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中铭记历史的铿锵,那是民族对和平的祈愿;听《回忆鲁迅先生》里日常叮嘱的温声,那是文人灵魂的轻声对话。这些文字里的声响,正教会我们在聆听中拾取文明的光,让每声共鸣都成为前行的暖。 1.(3分)请你为文中的加点字注音。 (1)诘责( ) (2)不辍( ) (3)铭记( ) 2.(3分)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重岩叠障 B.飞漱 C.祈愿 D.叮嘱 jié chuò mínɡ 【解析】A.障(嶂)。 A 3.(3分)小雨结合自己的感悟写了一副对联,文字被他不小心打乱了顺序,请你帮忙还原并写出正确的对联。 三峡 感 见仁心 藤野 听 诘责语里 飞漱声中 存浩气 上联:_____ 下联:_____ 听三峡飞漱声中存浩气 感藤野诘责语里见仁心 4.(3分)小雨对画波浪线的句子重音把握不准,请你结合上下文语境,帮他找出一处重音并说明理由。 示例:藤野先生是日本老师,却关心中国学生鲁迅,“跨越国界”突出了这种超越国家的师生情,是这句话的重点,所以需要重读。(3分) 5.(8分)写景,抒情,明志。小雨增补了一段聆听古诗文情感的语段,请你帮他将下面的语段补充完整。 古诗文绘美景。“①_____,回清倒影”(郦道元《三峡》)展现江水动静之景,配色鲜明;“②_____,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之美;“树树皆秋色,③_____” (王绩《野望》)描写清幽的晚秋之景。 (则)素湍绿潭 山随平野尽 山山唯落晖 古诗文抒真情。“烈士暮年,④_____”(《龟虽寿》)是曹操积极进取、乐观奋发的决心;“柴门何萧条,⑤_____”(《梁甫行》)是曹植咏叹百姓家园荒芜颠沛流离之苦。 古诗文明志向。面对傲雪凌霜的松柏,刘桢发出“⑥_____?松柏有本性”[《赠从弟》(其二)]的赞叹;面对奇山幽谷,吴均借“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⑦_____,⑧_____”(《与朱元思书》)表达鄙弃尘俗之念。 壮心不已 狐兔翔我宇 岂不罹凝寒 经纶世务者 窥谷忘反 (一)古诗文阅读 【甲】舟次湖口 虞 集 江沙如雪水无声,舟倚蒹葭雁不惊。 霜气隔篷才数尺,斗杓①插地②已三更。 抛书枕畔怜儿子,看剑灯前慨友生③。 尚有乘桴④无限意,催人摇橹转江城。 活动二 聆听篇章之心,温暖思想之旅 (阅读与鉴赏 45分) 【注释】①斗杓(biāo):指北斗七星的斗柄。②插地:移近地面。③友生:朋友。④乘桴(fú):运用孔子“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典故,这里表达诗人的愤慨。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选自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丙】予乃告二三子曰:“昔孔子乐以忘忧,子渊氏箪瓢陋巷,不改其乐,此皆至人①。惟道德之适而性命之安,是以无所往而不乐也。至于吾党②则不然,学焉而不足养焉而不充纷纷然劫③之以忧患,而济之以私欲,斯二者日相寻④而未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