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22401

苏教版(2024)科学三年级上册第6课认识固体课件(共19张PPT)

日期:2025-10-21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59次 大小:1967386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苏教版,2024,科学,三年级,上册,6课
  • cover
(课件网) 第6课 认识固体 第二单元 固体和液体 (2024苏教版)三年级上 图片里哪些是固体?你是怎么判断的? 一、情境导入 像木块、铅笔这样,以固态物质形式存在的物体就是固体。 写字用的铅笔,拿在手里是硬硬的、有尖尖的头和长长的身体;还有玩积木时用到的木块,方方圆圆的,摸起来也很实在。它们可不会像水杯里的水那样,倒到哪里就流到哪里,也不会像吹气球的空气那样,看不见也抓不住 ——— 它们一直保持着自己的样子,这种 “稳稳当当、有固定模样” 的状态,就叫 “固态”。 你再找找看,还有哪些物品也都是这样稳稳的固体呀? 初步感知 观察固体,完成表格 观察对象 外观 (颜色、形状) 触摸感觉 (软硬、光滑/粗糙) 是否容易变形 (是/否) 其他发现 (如能否被轻易掰开、是否有气味等) 木块 铅笔 石头 面包 橡皮 用眼睛看形状,用手摸质地,轻轻移动或摆弄,观察它们的形状是否变化、能否流动,把观察结果记录在表格里。 淡黄色、方形 圆柱形或六棱柱 块状或椭圆形 方形 方形 较硬、光滑 较硬、光滑 硬、粗糙 较软、光滑 较软、光滑 否 否 否 是 是 不能轻易掰开、有气味 不能轻易掰开、有气味 不能轻易掰开、没有气味 能轻易掰开、有气味 能轻易掰开、有气味 移动固体后,形状和原来一样吗?这说明固体有什么特点? 观察小提示: 1. 移动时要轻拿轻放,比如拿面包别太用力捏,避免不小心把它捏扁哦; 2. “形态变化”指固体的形状、大小有没有不一样,比如铅笔滚一滚后,会不会变弯、变短? 3. 哪怕移动后完全没变化,也要如实记录,这也是很重要的发现呢! 4. 如果想试试其他移动方式(比如把橡皮轻轻放在书本上滑一滑),也可以写在“移动方式”里~ 观察对象 移动方式 移动后形态有没有变化 形态变化描述 我的发现 木块 铅笔 石头 面包 橡皮 移动方式(如:拿起来晃一晃、放在桌上滚一滚、轻轻碰桌面) 移动后形态有没有变化(选填:是/否) 形态变化描述(若选“是”,写清楚怎么变;若选“否”,写“保持原来的样子”) 我的发现(比如:哪种移动方式不会让固体变样)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1.形状和位置 探究固体的共同特征 移动固体后,形状和原来一样吗?这说明固体有什么特点? 1.形状和位置 2.形状和外力 如果用外力(敲、剪、捏等)改变固体的形状,会发生什么?构成固体的物质和质量会变吗?” 探究固体的共同特征 我发现: 在外力作用下,固体的形状会发生改变,但构成固体的物质没有改变,固体的质量没有改变。 3.固体的堆积性 分组实验: 将沙子、盐分别堆积,观察堆积效果;液体(如水、油)能够堆积吗? 固体有固定形状和体积,所以能堆积;液体没有固定形状,难以像固体这样堆积成稳定的形状。 探究固体的共同特征 总结固体的共同特征: 有固定形状;在外力作用下形状可改变,但构成物质和质量不变;能堆积。 ◎测量规则固体的体积 规则固体的体积可以通过数组成它的小正方体数量来测量。 固体占据空间的大小就是固体的体积。 探究固体的共同特征 4.形状和体积 ◎测量不规则固体的体积 提问:“像石头、不规则橡皮泥这样的固体,形状不规则,怎么测量它们的体积? 探究固体的共同特征 4.形状和体积 ◎测量不规则固体的体积 用“排水法”测体积 1.往杯子里装满水; 2.用镊子将不规则固体(如石头)轻轻放入杯子,使水溢出; 3.将溢出的水倒入量筒; 4.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学生分组实验:用“排水法”测量石头或不规则橡皮泥的体积,记录数据。 4.改变固体的形状,观察其体积是否发生变化。 ◎测量形状改变后固体的体积。 1.重新摆放小正方体,改变固体的形状。 2.把橡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