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23795

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宜城中学集团五校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10-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4次 大小:4951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江苏省,学期,答案,试题,语文,月月
    八年级语文10月份阶段性评价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22分) 1.C 2.A 3.D 4.D 5.C 6.D 7.(略) 8.根据“11月23日,首届长沙市旅游发展大会在长沙市望城区开幕”可知,对象为:“首届长沙市旅游发展大会”,事件为:“在长沙市望城区开幕” 示例:首届长沙市旅游发展大会在长沙望城开幕。 2分 (2)要紧扣“采访目的”来设计问题,前两个问题分别对应“规模”和“内容”,第三个问题要围绕“影响”来设计。2分 示例:您觉得本次活动的意义有哪些呢? 阅读理解(48分) (一)9.(2分)前两句借助于“荒阶”、“日曛”“静”表现了友人故居因少有人来而寂静,荒芜的特点。 10.(3分)以乐景写哀情(反衬、借景抒情),通过描写鸟儿啼鸣、鲜花盛开反衬自己因被贬内心孤寂、落寞、凄楚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世事沧桑的感叹。 (二)11.(2分)率 / 其 徒/ 持 畚 锸 以 出 12.(4分)考虑、想到 只、只是 即使 最终,终于 13.(5分)(1)庭院中的月光如积水般澄澈,仿佛有藻、荇交错其中,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吧。 (2)如果富人都出了城,民心一定会动摇,谁和我一起守城呢? 14.(4分)【甲】文苏轼贬官黄州,境遇困苦,苏轼以诗一样的笔触描绘了月色之美,流露出遭贬生涯中自我排遣的悠闲自适,展现了其豁达乐观的人格魅力;【乙】文记述了苏轼调任徐州,率领官兵抗洪筑堤、保城安民的事迹展现了他勤于政事,爱护百姓的人格魅力。 (三)15. 关键在于根植于民心,成为人民的节日(让人民群众能够实实在在参与其中,乐在其中); 比赛接地气,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的地域荣誉感和参与感; 比赛不涉及“假赌黑”,是对“真善美”的追求,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体育爱好者的热情和支持。 政府牵头搭台,打造百姓身边的赛事(满足群众需求); 将赛事下沉,丰富比赛体验感,进而引发球迷与球队的情感共鸣(激发社会参与); 通过“一城一主场”的设计,让每一座城市都有机会借赛事平台展示其独特魅力(融入文化元素,成为展示城市风采的舞台); 提升赛事商业价值和市场吸引力(发掘市场活力)。 (答出三点即可) 17.D (3分) (四)18. ①外婆在灶间一边送稻草一边为“我”找扇蒲扇; ②外婆在忙碌一天后在院子里和母亲舒适、慵懒地聊天; ③外婆掌管着全家的钱账,处理事情有条不紊; ④外婆对待年迈的公公非常孝顺; ⑤每年入冬后,外婆都要精心准备过年的年糕; ⑥外婆临去世之前仍然念叨着“我”。(答出三点即可) 19. 结构上:这一段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文对外婆的描写,为下文外婆离世做铺垫;这一段写到外婆的身影,照应文题,照应前文,是文章情感发展的延续。1分 内容上:本段写了时间的流逝,外婆的逐渐衰老,表达了作者对外婆的深沉情感。1分 20. 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月亮、星星比作稔熟的邻居和舞台布景,同时又把月亮、星星人格化,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三代人舒适、慵懒、温馨的聊天情景,表达了我对儿时生活的怀念之情。 3分 21. ①勤劳辛苦。每天从早忙到晚烧火做饭、打扫庭院、洗衣服等;每年入冬后精心准备过年的年糕。 ②持家有方。虽不识字,但她掌管着家庭全部的收入和支出,井井有条;操持儿女的婚嫁,恰当体面。 ③孝顺慈爱。对待公公孝顺;对待儿女善解人意;对待家庭事务精明能干;对待“我”她温柔慈祥,她是一个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妇女。(答出两点即可)4分 22.“外婆的身影”作为叙事的线索,贯穿全文;“身影”体现了外婆的忙碌与操劳,彰显了她一生操劳爱家人,持家有道的人物形象;同时借助“身影”,表达了“我”对外婆的赞美与思念之情。(答出两点即可) 23、名著阅读(5分) (1)①贺龙(1分)②长征(1分) (2)A.感情丰富(1分)B.徐特立(1分)C.勇于突破,务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