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24005

湖南省长沙市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日期:2025-10-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6次 大小:8663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湖南省,学期,解析,试题,语文,次月
    初二语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填写清楚。 2.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有效,不要使用涂改液、涂改胶和贴纸。 3.请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卷面整洁,本试卷设有卷面分5分。 4.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生活里的语文从不止于书本:漫步郊野,见“天末稻云黄”,是在寻觅诗意山水中品读意境之美;聆听“强国有我”的誓言,是在传承时代精神中感受语言的力量;就连修补器物时,一句“破碎不是为了毁灭,而是为了重生”的简单话语,都是在感悟生活哲理中触摸文字的温度———语文,本就藏在每一段日常里。初二22班拟开展“生活中的语文”实践活动,现邀请你一起完成任务。 任务一 寻·诗意山水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花鸟虫鱼,草木山川,都有其独特的美好。让我们一起寻山,悟水,读文,品诗,开启一场心灵之旅。 诗文中的山水之美 古诗文默写(10分) 1.漫步山水间,见郦道元《三峡》中“① , ”的山势,赏山的连绵不绝,起伏不断;观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里“② , ”的生机,赏叶绿花盛,鲜活满满;品刘桢《赠从弟其二》中“③ , ”的刚劲,赏青松挺立,经风不倒,历寒不凋;感曹操《龟虽寿》中“④ , ; , 的豪迈,知诗人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奋斗精神,如滔滔江水,奔涌向前。 寻访中的山水之乐 古诗文阅读(27分) 阅读下列诗歌,完成第2-3题。 田舍① 【宋】范成大 呼唤携锄至,安排筑圃②忙。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 烟火村声远,林菁③野气香。乐哉今岁事,天末④稻云黄。 【注释】①田舍:农家。这首诗是作者晚年闲居石湖,一日欣赏农家风光后有感而作。②筑圃:修筑打谷场。③菁(jīng):水草。④天末:天边。这里是指稻田一望无际。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此诗为五言律诗,首联“呼唤携锄至,安排筑圃忙”,节奏明快,描写了忙碌的秋收准备场景。 B.“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写儿童静卧和鸟雀喧鸣,侧面反映出大人们忙于秋收的焦急。 C.“烟火村声远,林菁野气香”从视觉、听觉、嗅觉的角度描写乡村景象,让人心旷神怡。 D.尾联前句直抒胸臆,后句以景结情,呼应诗歌开头,别具匠心。 3.全诗洋溢着“乐”的气息,诗中不同场景暗藏着多重“乐”意。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诗中蕴含哪几类“乐”。(6分)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第4-7题 【甲】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峨雌多造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水经注·江水》节选) 【乙】 夷水①又迳宜都北,东入大江,有泾、渭之比。亦谓之佷山②北溪。水所经皆石山,略无土岸。其水虚映,俯视游鱼,如乘空也。浅处多五色石,冬夏激素飞清③;傍④多茂木空岫⑤,静夜听之恒有清响百鸟翔禽哀鸣相和,久不绝也。巡颓浪⑥者,不觉疲而忘归矣。 (《水经注·夷水》,有改动) 【注释】①夷水:古水名,即今湖北省西部长江支流清江及其上游小河。②佷(hěn)山:在今湖北省长阳土家自治县西北。③飞清:飞流的清泉。④傍:同“旁”,旁边。⑤空岫(xiù):空寂的山谷。⑥颓浪:倾泻的水流。 4.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词的理解或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乙】文中“东入大江”的“东”和《与朱元思书》中“任意东西”的“东”用法和含义相同。 B.【甲】文中“春冬之时”的“之”和【乙】文中“有泾、渭之比”中的“之”意思不一致。 C.【甲】文“素湍绿潭”的“素”与【乙】文“冬夏激素飞清”的“素”意思相同。 D.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