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生物学4.6.1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练习题(含答案) 选择题 1.矿难中长时间处于黑暗中的矿工被救助上来后,通常被蒙上眼睛以保护视网膜免受强光的伤害。正常情况下控制进入眼球光线多少的是( ) A.角膜 B.晶状体 C.玻璃体 D.瞳孔 2.刘鹗在《老残游记》中这样描写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银里养着两丸黑水银……”其中的“白银”和“黑水银”分别是( ) A.角膜、虹膜 B.虹膜、巩膜 C.巩膜、虹膜 D.巩膜、瞳孔 3.某同学患有近视,其眼球中晶状体可能的状态以及佩戴的眼镜分别是( ) A.曲度过大,凸透镜 B.曲度过大,凹透镜 C.曲度过小,凸透镜 D.曲度过小,凹透镜 4.下列做法不利于预防近视的是( ) A.看书写字1小时要休息几分钟 B.读写姿势要正确 C.边走路边看书抓紧时间学习 D.不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 5.长期使用耳机可能损伤对声波敏感的细胞,使听力下降,这些细胞位于( ) A.鼓膜 B.耳蜗 C.咽鼓管 D.外耳道 6.听觉形成的正确途径是( ) ①鼓膜;②位听神经;③外界声波;④听小骨;⑤神经冲动;⑥耳蜗内听觉感受器;⑦听觉中枢 A. ③→①→⑥→④→⑤→②→⑦ B.③→①→④→⑥→⑤→②→⑦ C.③→①→④→⑤→②→⑦→⑥ D.③→④→①→⑥→⑤→②→⑦ 7.正常视觉形成过程中,眼球中形成清晰物像的部位是( ) A.视网膜 B.大脑皮层 C.晶状体 D.角膜 8.阳光明媚的夏日午后,小明走进电影院观看电影,刚走进电影院时和寻找到最前1排18号座位时,眼球内瞳孔和晶状体的变化分别是( ) A.瞳孔放大,晶状体曲度由大变小 B.瞳孔放大,晶状体曲度由小变大 C.瞳孔缩小,晶状体曲度由大变小 D.瞳孔缩小,晶状体曲度由小变大 9.用手掌托住耳郭后边,会感到前方传来的声音变大,这说明耳郭能够( ) A.产生声波 B.传递声波 C.收集声波 D.感受声波 10.当你在“打哈欠”时,会听不清或听不到别人对你说的话,其主要原因是“打哈欠”影响了( ) A.鼓膜的振动 B.听小骨的振动 C.听觉感受器对刺激的接受 D.神经冲动的传导 11.某同学坐过山车时,因为害怕而闭上眼睛,但仍能感觉到过山车的翻滚、左右转动以及加速和减速,与此有关的结构是( ) A.耳蜗和前庭 B.前庭和半规管 C.半规管和鼓膜 D.鼓膜和听小骨 12.眼球中具有折光作用的结构是( ) A. 角膜 B. 晶状体 C. 巩膜 D.虹膜 13.眼球内具有感光细胞的结构是( ) A.角膜 B. 巩膜 C. 脉络膜 D.视网膜 14.人走进黑暗的电影院后,瞳孔会( ) A.不变 B.扩大 C.缩小 D.不知道 15.视觉形成过程中,形成图像和形成视觉的部位是( ) A.大脑皮层视觉中枢、大脑皮层视觉中枢 B.视网膜、视网膜 C.大脑皮层视觉中枢、视网膜 D.视网膜、大脑皮层视觉中枢 16.张辉沉迷于玩手机微信和电子游戏,不仅学习成绩明显下滑,还致其眼球的某个结构曲度过大且难以恢复而形成近视。这一结构是图中的 ( ) A.1 B.2 C.3 D.4 17.小强的爷爷平时戴眼镜,看书时可以不戴眼镜;奶奶平时不戴眼镜,看书时却要戴上眼镜。请判断爷爷和奶奶戴的眼镜分别是 ( ) A.凸透镜、凹透镜 B.凹透镜、凸透镜 C.都是凸透镜 D.都是凹透镜 18.小敏对同班同学患近视的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全班50人,患近视的同学有30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全班近视率为40% B.患近视的部分同学眼球的前后径过短 C.患近视的同学可配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D.近视患病率高的原因之一是持续看电视、电脑的时间过长 19.耳的结构中,能将声波转换成振动的是 ( ) A.鼓膜 B.听小骨 C.耳蜗 D.半规管 20.某女同学坐过山车时,因为害怕而闭上眼睛,但她仍能清晰地感觉到过山车的翻滚、左右转动以及加速、减速等。耳中与此有关的结构为 ( ) A.耳蜗和前庭 B.前庭和半规管 C.半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