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乡市实验中学10月份月考八年级语文(问卷) (时量:120分钟 满分:120分 ) 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颁发(bān) 溃退(kuì) 刹那(chà) 篡(cuàn)改 悄然不惊(qiāo) B. 遗嘱(zhǔ) 泄气(xiè) 翘首(qiào) 呓(yì)语 一丝不苟(gǒu) C. 要塞(sài) 咆哮(páo) 娴熟(xián) 遁(dùn)形 殚精竭虑(dān) D. 初衷(zhōng) 澎湃(bài) 镌刻(juān) 国殇(shāng) 屏息敛声(bǐng) 2. 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 潇洒 浩瀚 白手起家 惊心动魄 震聋发聩 B. 捍卫 彰显 如梦出醒 从容不迫 颠倒黑白 C. 督战 杀戳 摧枯拉朽 震耳欲聋 惨绝人寰 D. 仲裁 由衷 锐不可当 眼花缭乱 沧海桑田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这篇文章思路清晰,论述严密,立意鲜明深刻,真可谓天衣无缝。 B. 一个小孩突然横穿马路,52路公交车戛然而止,避免了一场车祸。 C. 每逢节假日,各大景区人潮涌动,拥挤不堪的场面令人叹为观止。 D. 他在演讲时目空一切,侃侃而谈,深深吸引听众,赢得阵阵掌声。 4.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一项是( )(2分) A. 新闻是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等,其特征是“真、短、快、新”。消息(如《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新闻特写(如《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二者的共同特点是简要迅速地报道新闻事实,二者的差异在于消息往往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新闻特写则主要描写新闻事件中的片段。 B. 相传周灭商后,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采薇”古时指漂泊生活。律诗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一首律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第一联(第1,2句)称“首联”;第二联(第3,4句)称“颔联”;第三联(第5,6句)称“颈联”;第四联(第7,8句)称“尾联”。律诗要求首联、颔联对仗工整。 C. 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所撰《水经注》,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广泛补充发展,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中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D. 山水,形态各异,名称有别。“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山夹着的水道为“峡”;“则素湍绿潭”,“急速流动的水”为“湍”;“重岩叠嶂”,“高峻的山崖”为“岩”,“高耸险峻如同屏障一样的山峰”为“嶂”。 E. 美国记者埃德加 斯诺于1936年穿越重重封锁,深入延安,采访、考察后创作了纪实作品《红星照耀中国》,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红星照耀中国》翻译到中国时,曾易名为《西行漫记》。 5.下面是宣传组在“铭记战斗英雄,传承精神火炬”主题实践活动中撰写了一段宣传语,请你完成下面任务。 在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央视推出的纪录片①天地英雄气①,宛如一扇时光之门,引领我们重回那个烽火连绵的时代,走进那段既弥漫着战火硝烟,又展露着豪情与温情,令人心潮澎pài( )的峥嵘岁月。 在这里,我们将了解到一些鲜为人知的动人故事。“狼牙山五壮士”之一的马宝玉,参军前留给妹妹的三块糖,那是战火中对美好生活的温柔期许。英雄的后人也将深情讲述先辈的故事:杨靖宇(原名马尚德)之孙马继志踏入林海雪原,佟麟阁将军103岁的女儿佟亦非重回卢沟桥,左权的外孙沙峰读家书时泪洒当场……多方档案史料在此汇聚,真实还原残酷战场。著名的南苑之战,日军档案称其为“白日下的噩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