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29845

上海市实验学校西校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日期:2025-10-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5次 大小:129416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上海市,答案,图片,试题,语文,月月
  • cover
2025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阶段反馈(二)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班级 姓名 “、 古诗文阅读(28分)》 (-)默写(7分)》 1.夕日欲颓、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2.东皋薄暮望, 。(王绩《野望》) 3. 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 x 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5.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的结尾用“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表明美景的 继而以“ ”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 的心境。 (二)阅读下列诗歌,完成6-7题(4分) 黄鹤楼(崔颜)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萎萎鹏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6.诗中“此地空余黄鹤楼”句中的“空”字侧重于空间上的“空”,传递出诗人此刻登 楼遥望时内心的 :“白云千载空悠悠”句中的“空”字则更侧重 于 上的“空”,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永恒与人生渺小的深沉感慨与惆怅。(2分) 7.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首联从神话传说落笔,起笔高远,一个“空”字、似有无限感慨,为乡愁情结的抒 发作了潜在的铺垫。 B.领联将历史传说与眼前景色相映衬,抒发了岁月难再、世事茫然的空幻感,气象去阁。 C.颈联描绘了登楼所见的明丽景象,草木丰茂,生机勃勃,其盎然春意直接抒发了诗 人内心的喜悦与欢畅。 D.尾联以烟波江上日暮怀归之情作结,由景生情,融情于景,呼应了开篇的渺茫意境, 表达了缠绵的乡愁。 (三)阅读下列两个语段,完成8-12题(17分) 【甲】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登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墓到江陵,其间千 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②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 峻茂,良多趣味。每至啃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 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乙】 ①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 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 ②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惟神女峰 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鹅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陆游《入蜀记》) 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1)沿溯阻绝( (2)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实验两校2025学年前一学胡八卓级语文阶没反惯(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