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4139921
【高效课堂】第二单元 《综合性学习:君子自强不息》 课件+教案 -统编九上
日期:2025-10-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8次
大小:9217787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张
高效
,
课堂
,
第二
,
单元
,
综合性学习:君子自强不息
,
课件
课题 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综合性学习:君子自强不息 主备教师 课 时 2课时 教材分析 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这种精神铸就了不可征服的伟大民族之魂。综合性学习《君子自强不息》所在的单元编有《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谈骨气》《创造宣言》这些观点明确的议论性文章。本次综合性学习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强不息的内涵,练习写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中心论点的议论性文章,积极弘扬自强不息的精神,争做自立自强,拼搏奋进的新时代中学生。 教学目标 1.培养搜集信息、整理资料的能力和团结合作的品质。(重点) 2.感受自强不息的精神,理解自强不息的含义,明白怎样才能做到自强不息。(难点) 3.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中的“自强”内涵。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时代楷模张桂梅校长创办的华坪女高,有一段震撼人心的誓词:“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这句话激励了许多家境贫寒的山区女孩,不认命、不服输,走出山区,看见更广阔的世界。 在誓词里,自强不息,是坚定自己的人生要由自己设定。从“我也就这样”的自我束缚到“我还能这样”的突破,不仅打破了一种观念,更开启了一种新的人生。 “自强不息”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之一。作为青少年的我们,要如何理解并实践这一精神呢?这节课,就请同学们结合课前准备的内容,分享你的学习成果。 二、自我研学 “君子自强不息”源自《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天道运行刚健有力,永无止息,而君子处事,也应该遵循天道,刚毅坚韧,持之以恒,努力奋进。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之一。 三、整体感知 各个时期的自强不息精神体现: 1.封建时期:初期—中期—末期 封建时期的诸多变革,是历史的进步,是自强不息精神的深深烙印。 封建初期———商鞅变法 封建中期———王安石变法 封建末期———张居正万历新政 2.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①雷锋精神:爱憎分明、言行一致、公而忘私、奋不顾身。 ②“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③大庆精神:爱国、创业、求实、奉献。 3.改革开放阶段—锐意进取、革故鼎新 ①载人航天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②北京奥运精神:为国争光,艰苦奋斗,精益求精,勇攀高峰,团结协作。 ③抗震救灾精神: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万众一心、同舟共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④抗击疫情精神: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 四、思考探究 从古到今能够在逆境中顽强不息,奋力拼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个人和团体比比皆是,他们继承和发扬了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那么“自强不息”的内涵是什么呢? 活动一:认识自强不息的内涵 什么是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的精神在个人修养、国家发展、历史进步等各个方面各有不同的表现。对于个人而言,自立自信、勤学苦思、勇于开拓,面对逆境不屈不挠,都属于自强不息的表现。 同学们把课外搜集的有关自强不息的名言、格言、诗词句等材料,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交流。 关于自强不息的名句解析: (1)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胜人者”,凭借的是自我个体的蛮力;“自胜者”,凭借的是坚强的意志。能够战胜自我的人,是具有天地之志的人。天地之志是收获大道、战胜一切的力量源泉。只有“自胜者”,才是真正的强者。 (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泰伯》 作为一个士人,一个君子,必须要有宽广、坚韧的品质,因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5《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2025-10-17)
七上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 专题训练(含答案)(2025-10-17)
统编版语文(2024) 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原卷版+答案版)(2025-10-17)
重庆市第七中学校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图片版,无答案)(2025-10-17)
统编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2025-10-17)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