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13.1热量 比热容 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九年级全册 1.根据比热容物理意义推导热量的公式,并进行热量的简单计算,经历演绎推理的过程,发展科学思维。 2.通过了解比热容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关注科学技术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学习目标 在学习物态变化时,我们经常说物体吸热或放热。例如在烧水的时候,水会吸热。 想一想 思考:怎样表示烧水时水吸收的热的多少呢 2.热量的单位:焦耳,符号为J。 1.烧水的过程就是热传递的过程。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热的多少叫作热量。 一、热量 例如:1 g水温度升高1 C时吸收的热量约为4.2 J 。 热量 温度 传递的能量多少 物体的冷热程度 过程量 状态量 一、热量 同种物质吸收的热量与质量、温度变化量有关。 ①烧开一壶水和烧开半壶水 温度变化量不同 ②把一壶水烧开和烧成温水 想一想 烧水时,影响热量的因素有哪些? 质量不同 对于同种物质来说,质量越大、升高的温度越高,吸收的热量就越多。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是否还和其他因素有关呢? 提出问题 想一想:吸收热量多少或温度变化多少,都反映了物质吸热能力,怎样通过实验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呢? 水 食用油 实验探究 想一想:如果我们要研究物质吸热的多少是否会受到物质种类的影响,那么我们需要保证哪些物理量不变 控制物质的质量、升高的温度不变(或加热时间不变)。 控制变量法 实验探究 想一想:相同规格的加热器每秒放出的热量是一定的,实验中用相同的加热器有什么好处 利用相同的加热器的好处,是可以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判断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转换法 实验探究 注意事项: ①为节省实验时间,所使用的物质要适当少一些,若是选用热水作热源的小组可用暖瓶里初温较高的热水; ②如果两种物质的初温不相等,那么可通过加热的方式调整一下。 实验探究 选取自己方案中所需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收集数据。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将数据填入表格。 物质的种类 水 食用油 升高的温度/℃ 加热的时间/min 实验探究 分析讨论: ①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吸收相等热量后,升高的温度是否相同? ②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是否相等? 实验探究 用相同热源,分别加热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使其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时间的长短(吸收热量的多少)。 升高的温度/℃ 加热时间/min 食用油 水 发现:质量相等的食用油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水的加热时间长。 表示水吸收的热量多 水 食用油 5 3 5 4 实验探究 通过前面的实验我们知道:不同物质吸热的能力不同。例如: 思考:水与煤油,哪一种物质吸热的能力更强?怎样比较呢? 1 kg的水,温度升高1 ℃,需要吸收4.2×103 J的热量。 3 kg的煤油,温度升高2 ℃,需要吸收12.6×103 J的热量。 想一想 物理学中常用比热容来描述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1.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作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2. 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它的单位是焦耳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 J/(kg · C)。 二、比热容 表达式: 水的比热容是: 4.2×103 J/(kg · C)。 物理意义: 1 kg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 C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 J 。 ①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降低1 C 所放出的热量,与它温度升高1 C所吸收的热量相等,数值上也等于它的比热容。 二、比热容 3.比热容的物理意义: ②比热容是反映物质自身性质的物理量。不同的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 2.一滴水和一桶水的比热容谁的大? 3.烧红的铁块和常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