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百强校】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5-2026学年上学期 第一次月考高一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 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 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2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当代青少年数字阅读习惯调查报告(节选) 随着互联网与移动终端的普及,数字阅读已成为青少年获取信息、进行娱乐和深度学习的主要方式。为深入了解其现状、特征与影响,本研究团队于2023年在全国范围内对一万余名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形成本报告。 一、主要发现:碎片化与娱乐化成为显著特征 调查显示,青少年日均数字阅读时间超过1.5小时,但主要用于社交媒体、新闻资讯和网络文学。其阅读行为呈现出鲜明的“碎片化”特征:单次阅读持续时间短,注意力易被推送、链接打断;阅读内容以短文本、图像、视频为主,深度阅读和长文本阅读比例显著下降。同时,阅读目的偏向“娱乐化”,以放松身心、追逐热点为主要动机,而非系统性知识获取。 这种“浅阅读”模式的形成,与数字媒介的技术特性密不可分。算法的个性化推荐在满足个体兴趣的同时,也容易构筑“信息茧房”,窄化青少年的知识视野。即时性、互动性的阅读体验,在不断强化其对高刺激度、快速反馈的依赖,从而降低了进行深度、耗时思考的耐心。 二、深层影响:认知能力面临的双刃剑 数字阅读对青少年认知能力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极大地提升了信息获取的效率和广度,培养了快速筛选、整合多源信息的能力。在面对海量数据时,青少年发展出了更强的“检索力”与“浏览力” 但另一方面,报告也揭示了潜在风险。持续不断的干扰和超链接,分散了注意力,损害了专注力的培养。对碎片化信息的被动接收,挤压了主动思考、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推理的空间。访谈中,不少教师反映,长期习惯于数字阅读的学生,在完成需要长时间专注和复杂思辨的纸质阅读任务时,表现出更强的畏难情绪。 三、对策建议:引导而非禁止,培养深度阅读素养 面对数字阅读的浪潮,简单的禁止并不可取,关键在于有效引导。首先,家庭和学校应承认数字阅读的合理性,并将其纳入阅读教育的范畴。其次,要着力培养青少年的“数字素养”,包括信息甄别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媒介使用自律意识。最后,必须通过经典阅读、项目式学习等方式,有意识地创设“深度阅读”情境,帮助青少年在数字时代平衡“快”与“慢”、“广”与“深”的阅读需求,使其成为兼具信息广度与思维深度的成熟阅读者。 (改编自《2023中国青少年阅读白皮书》) 1.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调查显示,数字阅读已经成为青少年进行深度学习的最主要途径。 B. 数字阅读的“碎片化”特征主要体现在阅读内容的载体是电子设备。 C. 算法的个性化推荐既满足了读者兴趣,也可能限制其知识视野。 D. 数字阅读带来的主要风险是彻底丧失了进行深度思考的能力。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采用“总-分”结构,先提出调查背景,再从特征、影响到对策逐层展开论述。 B. 作者引用教师的反馈意见,是为了直接证明数字阅读会导致学生成绩下降的论点。 C. 报告在论述“深层影响”时,运用了“双刃剑”的比喻,体现了辩证分析的思路。 D.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