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古往今来,雪是无数文人墨客所吟咏的对象。 创设情景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郑板桥《山中雪后》 雪 导入新课 雪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所钟情的对象。雪在诗篇里是诗人情趣的寄托、人格的化身,今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场气势恢弘的雪———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的《沁园春·雪》。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学习目标 1.熟读并背诵本词,感受其音乐美和意境美,体会作者情感。(重点) 2.掌握本词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品味本词准确、凝练的词语。(重点) 3.感受词人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怀,激发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素养)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主要作品:《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文集》《毛泽东诗词》 作者简介 写作背景 《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2月。当时,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领导地位。毛泽东率领红一方面军从陕北出发,准备东渡黄河,进入山西西部。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文体知识 词 简介 词,又称“诗余”“长短句”“曲子词”,是古代一种韵文形式,诗歌的一种,产生于唐,流行于五代,以两宋成就最高。 分类 词大致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0字以上)。一首词,有的只有一段,成为单调;有的分两段,成双调;有的分三段,称三叠或四叠。 流派 词基本分婉约派和豪放派两大类。 婉约派风格特点:结构缜密,清新绮丽。代表人物:柳永、李清照。 豪放派风格特点:题材广阔,气势恢宏。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 解读词题 沁园春·雪 “沁园春”是词牌名,规定了词的格式,奠定了豪迈的基调。 “沁园春”这个词牌规定114个字,分上下两阕,上阕13句,下阕12句,句号处必须压韵。“沁园”相传是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的园林,曾被外戚窦宪夺取,后人作诗以咏其事。 “雪”是这首词的题目,揭示了词所写的内容,是贯穿全词的核心意象。 读准重音,读清节奏,读明韵脚,读出语气。 朗读诗词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沁园春·雪 毛泽东 qìn piāo mǎng tāo gāo ráo yāo guǒ fèn xùn sāo jiāo hán diāo yǐ zhāo 豪迈昂扬,大气磅礴 读感情基调 丨正音正字丨 沁园春(qìn) 莽莽(mǎng ) 滔滔(tāo) 素裹(guǒ) 妖娆(ráo) 折腰(zhé ) 稍逊(xùn) 风骚(sāo) 俱往矣(yǐ) 成吉思汗(hán) 大雕(diāo) 单于(chán yú) 今朝(zhāo) 读注释 丨疏通词意丨 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一片。莽莽,形容原野辽阔,无边无际。 滔滔:指黄河波涛滚滚的样子。 天公:指天 须:等到。 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 妖绕(rao):娇艳美好。 折腰:弯腰行礼,这里是倾倒的意思 读注释 丨疏通词意丨 输:和下文的“逊”都是“差、失”的意思 天骄:天之骄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