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当00后邂逅传统文化 7.3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高中政治必修四 在这个充满个性与创新的时代,00 后作为互联网时代的 “原住民”,他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深受多元文化的影响。 与此同时,我们看到许多 00 后开始热衷于汉服文化,在短视频平台上演绎传统戏曲,用独特的方式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 那么,当 00 后遇上传统文化,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我们又该如何正确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呢?今天,就让我们围绕这个话题展开探究。 分议题 一: 寻文化根脉:00后如何“活化”传统? 分议题二: 铸精神之魂:青春力量如何赋能民族复兴? 总议题 : 当00后遇上中华传统文化 在守正创新中凝聚青春力量 第一目 寻文化根脉: 00后如何“活化”传统? 让00后接触传统文化主打一个“礼崩乐坏”。思考,在00后参与后传统文化为何出圈? 00后的参与并非简单复兴传统,而是通过 文化自信为根基、数字技术为杠杆、创意表达为引擎,重构了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00后主动挖掘传统文化精髓,并通过创新表达赋予其现代生命力。如福州游神活动融入“漫画脸”设计,英歌舞结合摇滚乐表演,打破传统严肃框架。 此外还有各种跨界融合 :国风游戏(如《原神》)、舞剧《红楼梦》以年轻视角解构经典,为传统经典增添新的时代内涵。 数字技术为传统文化赋能,短视频平台(如抖音)、兴趣社群(如B站国风区)为分散的爱好者提供聚集地,形成传播裂变。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一、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1、创造性转化 (1)标准: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 (2)途径:对传统文化中有借鉴意义的内涵和陈旧的表达形式予以改造。 (3)目标:转化为符合时代特点和要求的新内涵和新的呈现形式,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重在激活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对传统文化;侧重改造、转化;强调批判继承;包含内涵与形式;适应) 一、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2、创新性发展 (1)标准: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进步和发展, (2)途径: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 (3)目标:使之成为适合当今时代实践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形式。 重在增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对优秀传统文化;侧重创新、发展;强调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仅包含内涵无形式;适合) 知识深化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区别 着重点 侧重改造和转化 侧重创新和发展 对象上 传统文化有借鉴意义内涵 和陈旧的表达形式 (既包括内涵也包括形式) 优秀传统文化 (内涵) 途径上 侧重改造转化为“符合时代特点和要求的新内涵和新的呈现形式” 侧重对优秀传统文化内涵 “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 目标上 重在激活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进一步增强优秀传统文化的 影响力和感召力 实质 强调继承 强调创新 联系 二者是一个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本质上一致,经常在一起使用) 创造性转化是创新性发展的前奏,创新性发展是创造性转化的升华。 判断下列例子属于创造性转化还是创新性发展? 1.《经典永流传》将古代经典诗词以流行音乐的方式“唱出来”。 2.“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汲取了我国传统文化中“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可载舟,亦可覆舟”“仁政”的民本思想的合理成分,同时又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 3.将甲骨文做成可爱的“表情包”。 4.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孝”更多强调个人对家庭对封建统治者的服从;今天我们讲“孝”,则又突出亲子双方平等、互相尊重的内涵。 5.将三星堆遗址考古发现的文物做成年轻人喜欢的畅销款盲盒。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创造性转化 创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