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76104

3.1《别了,“不列颠尼亚”》课件(共19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日期:2025-10-2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0次 大小:467856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2025-2026,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别了,不列颠尼亚 香 港 回 归 了解香港及其历史 背景介绍 构成 历史 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沿海的200多个岛屿) 1841年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强占香港岛 1842年 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1860年 中英签订不平等的《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给英国。 1898年 英国强迫清政府再签订条约《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租新界,租期99年。 1942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香港被日本占领,开始了三年零八个月的“日治时期”。 1945年 日本战败后在香港签署降书,撤出香港 1982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问中国,邓小平就香港前途问题与她进行了会谈。 1984年12月19日,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在北京签署。宣布:中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主权。 定义 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 文体知识 新 闻 基本特征 真实性:内容真实、事实准确 及时性:内容新鲜、有时效性 简明性:简明扼要、篇幅短小 表达方式 新闻一般只客观报道,只用叙述手法。 有时也适当进行一些描写以增强具体性和现场感,没有特殊的必要,一般不发表议论和抒情。 文体知识 新 闻 分类 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访谈、新闻评论等体裁。新闻类阅读体裁主要指这五种。 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 文体知识 六要素 新 闻 When:何时(时间) Where:何地(地点) Who:何人(人物) What:何事(事件) Why:何故(起因) How:如何(结果) 新闻的结构 新闻 标题 导语 背景 主体 结语 缺一不可 不一定有 倒金字塔结构 文体知识 (2)导语:一般是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一自然段,简要概述最核心的信息。提纲挈领,牵引全文,吸引读者。 (3)主体:对导语作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 (4)背景:事件发生的背景、环境、与其他方面的联系等,为烘托新闻的主题服务,帮助读者深刻理解新闻的内容和价值。 (5)结语:是新闻的最后一段或最后一句话,提示新闻的意义、趋向,或对报道内容作概括小结,加深读者对新闻的理解、感受,语言精练,紧扣主题。 不一定有 导语 英国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落,香港末任港督乘“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 1段 主体 英国的告别仪式 2—10段 结语 英国在香港统治的开始与结束 11段 背景 港督府变迁 4段(插叙) 按照新闻的基本结构对本文进行层次划分。 标题 《别了,“不列颠尼亚” 》 本文报道的是97香港回归,英国撤退时的几个重要场景。请同学们找出文中含有具体时间的句子,并且根据这些时间概括文中选取了哪几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场景来报道这一重大事件。 走进文本 分析文章的主体部分,这几段描写了英国撤退时的哪几个场景,请分别概括。 第一场景:6月30日下午4点30分至40分,末任港督彭定康告别港督府,降下港督旗帜。(第三自然段) ▲英国国旗从港督府降下 ▲彭定康挥别香港,其三 名 女儿哭成泪人 第二场景: 6月30日下午6时15分至7点45分,在添马舰军营东面广场举行象征英国统治结束的告别仪式,降下英国国旗。 (第五、六、七自然段) 彭定康接过降下的旗帜 第三场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米字旗香港最后一次降落,五星红旗升起。(第八、九自然段) 第四场景:7月1日零点40分,在中国南海,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 (第十自然段) 能力提升 文中写到三次降旗,请找到并分析每一次的意义。 1.第一次降旗———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 这标志今后的香港再也不会由港督来统治 2.第二次降旗———港岛上的每天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