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上语文 每课一练 第一单元 1 春 1. 字音字形 嗡.( ) 酝.酿.( ) 窠.巢.( ) 喉.( )咙 卖.弄.( ) 应和.( ) 蓑.笠.( ) 抖擞.( ) 笼.( )罩 涨.( )潮 笼.( )子 头昏脑涨.( ) lǎng( )润 mì( )蜂 hōng( )托 稀 shū( ) 静 mò( ) jiàn( )壮 2.解释下列词语。 (1)呼朋引伴: (2)卖弄: (3)应和: (4)嘹亮: (5)黄晕: (6)静默: (7)花枝招展: 3.文学常识。 (1)《春》的作者是 ,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原名自 华,号 ,字 ,代表作有诗文集《 》,散文集《背 影》《春》《欧游杂记》《 》。 (2)散文是文学的一种样式,其特点是 .按照表达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 、 、 。 4.主题概括。 作者以诗的笔调描绘了 、 、 的 景象,赞美了春天,激励人们珍惜春光、奋发向上,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 和对未来的憧憬之情。 5.默读课文,梳理课文的结构并填空。 春(第 1段)——— 春(第 2—7 段)——— 春(第 8—10 段) 6.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 (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2)“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7.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表达效果。 (1)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2)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第 1 页 七上语文 每课一练 2 济南的冬天 1. 字音。 响.( )晴 慈.( )善 髻.( ) 看.( )护妇 水藻.( ) 贮.( )蓄 济.( )南 接济.( ) 着.( )落 着.( )火 着.( )数 2. 字形。 jī( )肤 xiá( )窄 地 tǎn( ) xiù( )气 xiāng( )嵌 瓜 ráng( ) báo( )雪 bù( )册 宽 chǎng( ) bì( )帚自珍 3.解释下列词语。 (1)响晴: (2)设若: (3)安适: (4)着落: (5)秀气: (6)宽敞: (7)贮蓄: 4.文学常识。 (1)《济南的冬天》的作者老舍,原名 ,字 ,有“ ”的 称号。代表作有小说《 》《四世同堂》,话剧《 》 《龙须 沟》等。话剧 被西方人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 (2)《济南的冬天》是一篇抒情散文。抒情散文可以分成三类,分别是 、 、 。 5.主题概括。 作者抓住济南的冬天“ ”的特点,从不同角度描写了济南的冬天独有 的美景,赞美了 ,抒发了 , 。 6.请你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1)请闭上眼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 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赋予 以人的灵性,写出了老城 多三的特点,创造出一种 的意境。 (2)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 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7.阅读文章第 4 段,回答下列问题。 (1)说说这段开头“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中,“妙”在哪里。 (2)这一段按照 顺序来写雪后的小山,依次写了 、 、 的秀美景色,将雪的 一展现出来,突出了雪后小 山的 。 第 2 页 七上语文 每课一练 3 雨 的 四 季 1. 字音。 花苞.( ) 娇媚.( ) 棱.( )镜 诱惑.( ) 掩饰.( ) 静谧.( ) 屋檐.( ) 高邈.( ) 莅.( )临 吝啬.( ) 铃.铛.( ) 干涩.( ) 咄.( )咄逼人 脉.( )落 含情脉.( )脉 2. 字形。 chán( )声 yàng( )出 jiāo( )媚 jiāo( )傲 jiǎo( )正 粗 guǎng( ) 空 kuàng( ) jié( )毛 快 jié( ) xī( )沥 明 xī( ) 3.根据意思写词语。 (1) :舒畅快乐。 (2) :设法掩盖(真实的情况)。 (3) :端正庄重。 (4) :高而远。 (5) :来到,来临(多指贵宾)。多用于书面。 (6) :过分爱惜自己的财物,不舍得给别人,也不舍得自己用。 (7) :形容轻微的风声、雨声、落叶声等。 (8) :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4.文学常识。 《雨的四季》的作者是 ,诗人、翻译家。著有诗集《生命的快乐》 《人·爱情·风景》《 》,散文诗集《 》,论文集《抒 情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