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80354

8.1《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共40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10-2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8次 大小:5751619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5-2026,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李白 李白 提起李白,你会用哪一个字形容他呢? 酒 诗 剑 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 在大唐灿若星河的诗人中,李白永远是最耀眼的一颗。提到李白,就要提到三件事:诗、酒、剑。 李白写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李白饮酒“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李白还是个剑客,曾写道“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 关于李白的诗、酒、剑,诗人余光中在一首小诗中做过非常生动的评价,他说“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李白就是那样的洒脱、那样的超拔不群! 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 “你要写李白,就不能只写李白 你要写纸卷,长安,月夜,写梦笔生花 写青冥浩荡,浮云长安白鹭洲 写孤灯欲绝,卷帷望月空长谈 你要写美酒,狂饮,潇洒,酩酊大醉 写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琥珀光 你要写不羁,轻狂,谪仙,写意气风发 写辞游远行,仗剑天涯 写云想衣裳花想容,拂槛露华浓 写我辈岂是蓬蒿人,落笔摇五岳,直为斩楼兰” “谪仙人” 进入文本 今天,我们将跟随李白的脚步,踏上一场神奇的旅程———这场旅程不是真实的行走,而是一场瑰丽的梦境;目的地不是寻常山水,而是传说中仙人出没的天姥山。诗人想通过这场梦境告诉我们什么?让我们一同走进《梦游天姥吟留别》,探寻李白笔下的奇幻世界与精神家园。 一、 整体把握,初感诗题内涵 该诗的另一个标题为“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全诗是通过记叙“梦游天姥”的经历,来“留别(诗赠东鲁诸公)”。 吟:本意就是吟咏,也就是作诗,后来成为一种诗体的名称,即乐府诗的一种体裁。与“歌”“行”相仿,其音节格律较自由,有五言、七言、杂言等。 梦 游 天 姥 吟 留 别 留别:临行赠言。“送别诗”和“留别诗”都写离别时的离愁别绪;送别诗是送者所作,留别诗是离者所作。 天姥:李白所梦内容,在地理上看,天姥山是天台山脉的一部分。 不过本诗主要内容并无惜别之感,而是借题发挥,抒写了自己对自由的神仙世界的追求。 游仙诗 歌行体 留别诗 解题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 思考:这首诗是围绕着哪个字来写的? ①“梦游天姥”入梦的原因? ④揭示全诗主题的句子? ③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句? ②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 思路:梦游之由(现实)———梦游之景(梦境)———梦游之感(现实) 我欲因之梦吴越。 二、三维感知 ———一场奇幻之旅 手法 情感 瀛洲难求 天姥可睹 向天横-苍天 拔五岳-五岳 掩赤城-赤城 倾天台-天台 烟涛微茫 对比 夸张 衬托 联想对比 以虚衬实 峻拔雄伟 神秘巍峨 李白想要可以触及的理想。 意境 梦之因:为什么李白要“梦天姥”? 研读课文 梦之因 沿着作者的脚步,我们试着画一张梦境路线图 鉴赏“梦境”打卡图 请试概括并给每一幅图拟小标题(参照地点和时间的变换划分层次并为下图命名) 月夜剡溪图 (1—3句) 登山奇观图 (4—6句) 山中夜景图 (7—8句) 仙人盛会图 (9—13句) 鉴赏“梦境”打卡图 图景 景物(意象) 表现手法 特色(意境) 作者情感 月夜剡溪 登山奇观 山中夜景 仙人盛会 请从意象、手法及意境特点、思想感情等角度来分析画面,完成以下表格。 湖、月、溪水、谢公宿处、渌水、猿声 明净清幽 急切、兴奋 夸张、拟人 青云梯、海日、天鸡 用典、夸张、视听结合 雄奇壮美 沉浸、神往 流连忘返悸动惊恐 迷离恍惚 惊叹艳羡 惊心动魄光怪陆离 富丽堂皇热闹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