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代脉动·青春印记 --《百合花》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1.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一些经典小说篇目,对小说有一定的了解,大多数学生具备学习长篇幅课文和鉴赏小说的能力。 2.学生对战争题材的作品,阅读量有限,情感上可能相对疏离。高一的学生正是善良纯真的年纪,对美好的人性人情应有理解,也能有共鸣。 3.学生在阅读中更多关注的是小说的故事情节,对人物理解和情感理解还比较浅显,尤其是快餐式阅读的流行,让学生在阅读小说时很难深入文本中进行深层次的探索。 因此,授课时需要教师搭建教材和学生之间的桥梁,让学生深入探讨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表达情感等方面的可圈可点之处,鼓励学生把握小说中的细节,通过分析细节描写展现人物性格和心理。提高鉴赏小说的能力。 【教材分析】 《百合花》是茹志鹃创作的短篇小说,突破了当时以宏大叙事为主的文学格局,取材于战争生活而不写战争场面,涉及重大题材而不写重大事件,它以女性视角写出战争语境下人的生存状态、情感关系。用细节刻画了“通讯员”“新媳妇"形象,以清醒自然的笔调表现了战争年代崇高纯洁的人际关系,歌颂了人性美和人情美。 【课程标准】 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不同题材的优秀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并尝试文学写作,撰写文学评论,借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速读小说,概述小说的能力。 2.品析重点语句,概括人物性格特征。 3.体味细节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 4.思考小说标题的内涵及象征意义。 【核心素养】 1.语言建构与运用:圈点勾画重点段落和关键词句,有理有据地概括人物性格特征。 2.思维发展与提升:结合时代背景,深入解读人物的精神品质,理解小说的主旨。培养鉴赏小说的能力。 3.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品鉴人性之美和青春之美。 4.文化传承与理解:明确不同时期青年的责任担当,珍惜今日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难点】 1.感受军民的深厚情谊,理解战争中的人性美和人情美。 2.把握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理解典型细节对人物形象刻画的作用。 【教学方法】 1.阅读与讨论法。2.自主探究法。3.情境教学法4.情感教育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学校“追光微视频”社团准备拍摄微视频《最美百合花》参加《时代脉动·青春印记》微视频评选活动,大家猜一下将以我们学过的哪一篇小说为文本进行拍摄?社团负责人准备从高一年级挑选学生参与前期脚本制作,大家想参加吗?让我们一起完成这个任务吧! 二、新课 活动一:聚焦镜头,凸显人物个性。 微视频中,一个真实生动、个性鲜明、辨识度高的人物形象会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人过目不忘。小说中的小通讯和新媳妇分别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我们一起来看看。请大家拿出预习任务一。 1.请圈画描写人物语句和关键词,批注人物描写方法,准确概括人物形象。 2.小组合作探究,完成下面表格,并在课堂上展示。 人 物 自然段 描写方法 性格特点 通讯员 新媳妇 知识点 小说中人物描写的方法多种多样,旨在全方位、立体地展现人物性格、情感和行为。常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环境描写、细节描写等。这些方法在小说中常常交叉使用,共同塑造出立体、丰满的人物形象。 任务二:关注细节,增强画面效果。 微视频拍摄中,一个令人难忘的视觉镜头或一个具有冲击力的画面可以提升微视频内容质量,胜过千言万语,引起观众情感的共鸣。你觉得文中哪个细节最能传递情感,激发观众的观看兴趣?说说你的理解。 预设: 1.两次写通讯员枪管里插的树枝和野花。 2.两次写给“我”开饭时吃的两个馒头。 3.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