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84100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课件

日期:2025-10-2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9次 大小:125111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统编,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 cover
(课件网) 学 会 记 事 九年制义务教育部编版七年级上 写 作 学会记事: 一、抓住要素,条理清晰 二、设置矛盾,写出波澜 三、增加细节,融入情感 抓住要素,条理清晰 一 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 记叙文六要素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地点 时间:秋天 时间和地点不一定要直接写出来,可以在文章中间接地表示出来 1 ②用人物的变化来写时间的变化: 当我不再用田字格写字时,秦老师就离开了这所学校。 等同桌的头发长到肩膀的位置,我又开始蠢蠢欲动了。 ①用事物的变化来写时间的变化: 桌上杯子的水凉了,爸爸也回来了。 窗前的那枝月季还未枯萎,好消息就传到了家里 如何写出时间的变化? 2 交代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详写经过 出现矛盾: 一家人在田野上散步 解决矛盾: 结局: 起因 经过 结果 《散步》 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 我决定委屈儿子照顾母亲走大路;母亲疼爱孙子,走小路 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鱼塘走去。我背着母亲,妻子背着儿子。 设置矛盾,写出波澜 二 设置、激化、消解矛盾 1 设置矛盾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激化矛盾 “我”决定委屈儿子,选择走大路 消解矛盾 母亲改变主意,选择走小路,一家人一起走小路 如果事件有多个人物参与,可以设置人物与人物之间的矛盾,若是想把事情叙述得更有波折,可以适当地使矛盾激化。这样就能使文章波澜起伏,有趣、耐读、爱看。 《散步》 事情 没有波折 索然无味 事情 跌宕起伏 设置矛盾 设置悬念 文似看山不喜平 …… 有趣、耐读、爱看 巧妙设置叙事顺序,叙事波澜起伏 2 在叙事时,除了按顺序记事外,还可以采用插叙、倒叙、补叙的记叙方式,在文章中设置悬念等等,增加叙事的波澜起伏。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插入美女蛇的故事,既能增添百草园的神秘色彩,又丰富了百草园的乐趣,故事的插入也使得行文叙事不再平铺直叙,变得更加有趣、耐读、爱看。 增加细节,融入情感 三 细节就是细小的情节。 细节描写就是对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细致刻画,往往能起到以小见大、画龙点睛的作用。 细节特征 真实性 典型性 生动性 真实是艺术的生命,也是细节描写的首要原则。真实的细节是对生活细致观察的结果。 将景物的特点、人物的个性集中表现出来。贵在精不在多,要抓住最能反映人物性格特征的细节 用语生动、简洁,给人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睹其物,如临其境之感。 在叙事的重点部分增加细节描写 1 人物的细节 …… 细 节 事情的细节 环境的细节 增加细节描写 1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 (《秋天的怀念》) 母亲就躲出去,在外面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进来,看着我。 增加细节:添加修饰性词语。 增加细节描写 1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秋天的怀念》) 增加细节:添加修饰性词语。 方法1:融情于景物 融入情感,让真情自然流露 2 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散步》)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秋天的怀念》) 2 融入情感,让真情自然流露 方法2:融情于词语 2 人物的语言 人物的心理 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