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85799

14.2《荷塘月色》课件(共47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10-2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9次 大小:583441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4.2,2025-2026,必修,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荷塘月色 朱自清 当夜幕为大地披上黑纱,月光如银绸倾泻而下,朱自清笔下的荷塘便在这朦胧中苏醒。田田的叶子与袅袅的荷香交织,桨声灯影里藏着文人的孤寂与对宁静的向往。跟随这篇经典散文,一同踏入月色浸染的诗意世界,感受文字间流淌的清幽与怅惘。 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朱自清的生平及作品,了解写作背景,积累文学常识 思维发展与提升:赏析本文的修辞手法,分析并把握文章的行文线索,理解作者复杂的情感 审美鉴赏与创造:品味文章语言,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学习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文化传承与理解: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其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炼,文笔清丽,极富有真情实感,朱自清以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为建立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 作者介绍 主要作品 《雪朝》《踪迹》《背影》《春》《欧游杂记》《你我》《精读指导举隅》《国文教学》《略读指导举隅》《诗言志辨》《新诗杂话》《标准与尺度》《论雅俗共赏》。 写作背景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使国家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作为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作者既对现实不满,又无法理解这样复杂的斗争形势,做不到投笔从戎,拿起枪来革命,于是“心里颇不宁静”,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忽然想到荷塘去,找一个幽静的环境平息自己心中的不平静。 了解“散文” 散文 特点 ①形散而神不散。“形散”是说散文取材广泛自由,不受时空的限制,表现手法也不拘一格,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神不散”,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 ②意境深邃。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作者通过一定的艺术手法,表达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③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散文的语言大多清新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同时,又兼具简洁质朴,自然流畅的特点。 分类 叙事性散文、写景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哲理性散文、议论性散文等。 文体知识 散文的鉴赏技法 第一步:识“文眼”。凡是构思精巧、富有意境或写得含蓄的诗文,往往都有“眼”的安置。找出能揭示全篇旨趣和有画龙点睛妙用的“文眼”,以便领会作者为文的缘由与目的。“文眼”可以是一个字、一句话、一个细节、一缕情丝,乃至一景一物。 第二步:抓线索,理思路,明立意。结构是文章的骨架,线索是文章的脉络,二者是紧密联系的。抓住散文中的线索,便可对作品的思路了然于胸,不仅有助于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而且也是对作者谋篇布局本领的鉴赏,从而透过散文的“形散”的表象抓住其传神的精髓,遵循作者的思路,分析文章的立意。 第三步:注意散文表现手法的特点,深入体会文章的内容。散文常常托物寄意,为了使读者具体感受到所寄寓的丰富内涵,作者常常对所写的事物作细致的描绘和精心的刻画,就是所谓的“形得而神自来焉”。我们读文章就要抓住形的特点,由形见神,深入体会文章内容。 第四步:注意展开联想,领会文章的神韵。注意丰富的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到虚,这样才能体会到文章的神韵,领会到更深刻的道理。 第五步:品味散文的语言。散文的一大特色就是语言美。一篇好的散文,语言凝练、优美,又自由灵活,接近口语。优美的散文,更是富于哲理、诗情、画意。 第六步:抒情散文的写作技巧。也就是高考考点要求的“能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因此掌握诸如渲染、铺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