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课外古诗词诵读 九年级语文下册 1.通过反复诵读,结合写作背景,理解诗歌内容。 2.把握写作特色,体会诗人的家国情怀。 本课目标 南安军 文天祥 背景链接 帝昺祥兴二年(1279),南宋最后一个据点厓山被元军攻陷,宋朝灭亡。文天祥在前一年被俘北行,于五月四日出大庾岭,经南安军(治所在今江西大余)时写下此诗。 浪花朵朵 南安军 文天祥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梅花南北路:指经过梅岭。梅岭,即大庾岭,山上多梅树,是广东和江西的分界岭。 采薇:周武王伐纣灭商,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逃到首阳山,采薇而食,后来饿死。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 梅花岭上的南北路口,凄风苦雨把征衣湿透。越过梅岭谁与我同路?回到家乡却身为囚徒!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山河将存在万古千秋,城郭却一时落入敌手。绝食而死是我的愿望,(愿学伯夷、叔齐)在梦里采薇而食。 主旨概括 这首诗叙述了诗人被俘后随元军北行途中路过梅岭的所见所感,表现了作者舍生取义的崇高气节。 写作特色 首联虚实结合、情景交融。 颔联抒写悲苦心情。 颈联化用经典,山河万世永存与城郭一时沦陷对比。 尾联用典,表明宁死不降的崇高气节。 别云间 夏完淳 背景链接 本诗是诗人被清廷逮捕后,在解往南京前临别松江时所作。 浪花朵朵 别云间 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南冠:《左传·成公九年》载,楚国人锺仪被俘,仍戴着“南冠”(楚国的冠)。后世遂以“南冠”为俘虏的代称。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泉路:地下。指阴间。 毅魄:英魂。语出屈原《九歌·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灵旗:战旗。古代出征前必祭祷之,以求旗开得胜,故称。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三年为抗清兵东走西奔,今天兵败被俘成为阶下囚。无限山河似在流泪,谁还敢说天庭宽阔地又广。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已经知道黄泉之路相逼近,想要永别故乡实在艰难。英雄魂魄等到归来那一日,定要在战旗下面再看这山河。 主旨概括 这首诗写了作者抗清的坎坷经历以及被俘后与故乡诀别的不舍,表达了对山河沦陷的极度悲愤,对家乡亲人的无限依恋和对抗清斗争的坚定信念,体现出作者视死如归的崇高气节。 写作特色 用典 对仗 对比 多种表达方式熔于一炉 山坡羊·骊山怀古 张养浩 背景链接 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项羽攻入咸阳后放火焚毁阿房宫。张养浩途经骊山有所感而创作了《山坡羊·骊山怀古》这首曲。 浪花朵朵 山坡羊·骊山怀古 张养浩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在今陕西临潼东南。 阿房:即阿房宫,秦朝宫殿群,规模宏大,建筑华丽。故址在今陕西西安的阿房村。 回环曲折。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站在骊山上(我)四处张望,(雄伟瑰丽的)阿房宫已被付之一炬,当年奢侈的场面现在到哪里去了呢?只见衰草萧疏,水波回环。 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到现在那些遗恨已消失在烟雾弥漫的树林中了。(想想)周、齐、秦、汉、楚等国。(那些)战胜了的,都化作了土;战败了的,(也)都化作了土。 主旨概括 作者怀古伤今,借写封建王朝的更迭、兴衰,寄寓自己对历史古今变化的感慨———世事无常,悲叹封建王朝无论怎样盛极一时,最终都逃脱不了灭亡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