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87432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教学课件(共37张PPT)

日期:2025-11-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3次 大小:687429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食物,1课,采集,生产,教学课件,37张
  • cover
(课件网) 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农 工 商 住 行 医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第五单元 交通与社会变迁 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 六个专题单独呈现经济活动与社会生活的纵向演进过程,体现了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特点,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历史发展过程。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人是大自然的产物。人类在产生之初,以采集和渔猎为生。大约1万年前,农业出现,人类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相对稳定的食物供应促进了人口的增长也使人类有条件从事各种物质文化创造活动。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都是一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产品有了剩余,私有制、阶级和国家出现,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亚洲、非洲、欧洲和美洲的农业各具特色,孕育出各自不同的古代文明。新航路开辟后,不同地区的食物物种交流,丰富了食物的种类,改善了人类生活,也改变了生态环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革命促进了农业的现代化,为消除饥饿、保障人类的粮食安全创造了条件。 (1)了解人类由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的过程及意义; (2)知道古代不同地区食物生产的特点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3)了解新航路开辟后各大洲之间的食物物种交流及其对人类历史的影响; (4)了解农业现代化的过程,感受人类在食物生产、储备等方面的进步,认识消除饥饿和食品安全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 单元概述 课标要求 约1万年前 原始的农耕和畜牧业出现 18世纪工业革命 机器生产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21世纪 农业获得巨大发展,但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仍是全球性问题 远古时期 以采集渔猎为主 15—16世纪新航路开辟 玉米、马铃薯、番茄、辣椒、南瓜等传入欧洲;欧亚的小麦、大麦、水稻、苹果、葡萄、黄瓜甘蔗等传入美洲 20世纪 欧美各国建立现代农业,食物生产现代化,保障食品供应;粮食储备自动化和智能化,冷冻食品工业发展迅速 明代玉米、甘薯、马铃薯等传入中国 时空坐标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 食物生产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①农业革命的意义;②古代不同地区食物生产的特点。 学习难点:农业革命的原因与影响。 教学目标: 1.了解旧石器时代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生活方式。(时空观念) 2.说明新石器时代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生活方式。(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3.新石器时代原始农耕和畜牧出现的原因和带来的影响。(唯物史观) 4.农业出现的意义。(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5.古代不同地区的居民食物生产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家国情怀) 6.古代早期文明的特点。(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1.知道人类由食物采集者向食物生产者演进的过程及意义; 2.知道古代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课程标准 情境导入 同学们,我们现在的身份是 “文明考古学家”,请观察下列《远古人类的生活想象图》和考古发现的实物史料,回想、对比现代超市货品,思考:人类餐桌上的食物是如何从“野外随机获取”变成“稳定供应”的?这一变化又如何重塑了人类文明?今天,让我们拆开跨越万年的“饮食文明盲盒”。 河姆渡遗址的稻谷 远古人类的生活想象图 壹 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问题:阅读下列两幅图片,思考在没有农业的时代,人类如何与自然博弈获取食物?即梳理概括远古人类是如何进行生产与生活的? 远古人类的生活想象图 “北京人”生活场景想象图 【生产】使用木、骨和石制工具,从事采集和渔猎 【生活】群居生活;用火取暖、烧烤食物;不断迁徙 依赖自然 探究新知 情境任务一:采集时代的 “自然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