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90942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课件(共16张PPT)

日期:2025-11-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9次 大小:1104896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3课,中古,时期,欧洲,课件,16张
  • cover
(课件网)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中古时期的亚洲 中古时期的欧洲 古代美洲与非洲 5世纪 15世纪 西罗马灭亡 新航路开辟 文艺复兴 横 文明互动 纵 继承发展 P:(单元序言部分):在世界历史上,5-15世纪被称为“中古时期” P:(单元序言部分):课程标准:通过了解中古时期欧亚地区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社会状况,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文明地区的多元面貌。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中古时期即中世纪,5—15世纪 什么是“中世纪”?这个概念直到启蒙运动时才使用,指的是在西方文明的发展中,有一个光辉灿烂的古代,又有一个光芒四射的现代。但在两者之间却有一个没有光明,一切都停滞落后的时代,这个时代延续了一千年之久。他们把这个时期叫做“中”世纪,也就是处在“光芒”和“光辉”中间的一段,又被称“黑暗的中世纪”。 ———钱乘旦《西方那块土》 欧洲,分西欧和东欧。 中世纪,为什么是中 那是说,上面接着西罗马帝国的灭亡(BC476),下面接着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进入近代了。所以中间这段就叫做中世纪。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史前时期 原始社会 上古时期 奴隶社会 中古时期 封建社会 近现代时期 资本主义社会 中古时期 封建社会 一、西欧封建社会 (一)建立 在罗马帝国的废墟和日耳曼人迁徙后建立的一系列王国基础上,西欧封建社会产生。 一、西欧封建社会 (一)建立 在罗马帝国的废墟和日耳曼人迁徙后建立的一系列王国基础上,西欧封建社会产生。 (二)基本特征 ———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 1.封君封臣制度 ⑴原因: ①社会动荡和自然经济的产物。 ②8世纪后逐渐与封土联系在一起。 ⑵内容: ①地方领主为其家族和亲兵提供土地作为给养。 ②授予土地者为封君,领取土地者为封臣。 ③封臣必须效忠封君,主要义务是服兵役。 ④各级封建主都是土地事实上的占有者,享有土地上的司法、行政和经济等各种权力。 帝王 大封建主 小封建主 农民 给予土地和保护 给予土地和保护 提供农耕土地 效忠和提供军队 效忠和服兵役 服劳役和耕种 一、西欧封建社会 (一)建立 在罗马帝国的废墟和日耳曼人迁徙后建立的一系列王国基础上,西欧封建社会产生。 (二)基本特征 ———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 1.封君封臣制度 ⑶特点: 帝王 大封建主 小封建主 农民 给予土地和保护 给予土地和保护 提供农耕土地 效忠和提供军队 效忠和服兵役 ③两者关系:契约意识,双向权利义务。 ①以土地为纽带,层层分封,层级间相对独立; ②等级森严,依次主臣; 服劳役和耕种 ⑷影响: ①国王或皇帝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国王与各级封建主联系起来,成为统治阶级。 ②封建主在各自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司法、行政和经济等各种权力)出现了分裂割据。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我的领主的领主不是我的领主” 【课堂探究】比较封君封臣制度与西周分封制 相似点: 不同点: 1.目的:维护统治 2.内容:都分土地 3.权利和义关系:效忠,提供军赋。 4.等级: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大宗小宗,封君封臣都不是绝对的) 5.影响:导致分裂割据(地方分权) 国王/皇帝是名义最高统治者) 1.时间:西欧:中世纪;中国:西周 2.纽带: 西周:以血缘为纽带,宗法制来维系,天子是最高统治者。 西欧:以土地为纽带,靠效忠来维系,不可越级统治。 一、西欧封建社会 (二)基本特征 ———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 2.庄园与农奴制度 ⑴地位: 中古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 ⑵概况: 土地类型 经营管理者 权利及义务 领主自营地 农民份地 自由农份地 农奴份地 领主 自由农 农奴 ①交纳地租,服劳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