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92358

【AI赋能+四学四步】3.2《各种各样的运动》课时教案

日期:2025-11-20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3次 大小:121918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AI,赋能,四学,四步,各种各样的运动,课时
  • cover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科学学科 3.2《各种各样的运动》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分析 《各种各样的运动》这部分教材以生活中常见的运动现象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探究物体的运动形式与路线。 教材通过聚焦环节,让学生关注生活中物体的运动,引发探究兴趣探索环节提供了玩具小车、钢尺、指尖陀螺等多种材料,设计观察记录活动,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直观感知平动、振动、滚动、转动、摆动等不同运动形式;研讨环节的问题引导学生归纳运动路线类型,理解圆点对观察运动的辅助作用;拓展环节则进一步对比车身与车轮圆点的运动路线,深化对复杂运动的认知。 教材遵循从生活到科学、从观察到探究的逻辑,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与思维发展,帮助学生建立对物体运动多样性的科学认知,培养观察、记录、分析的科学探究能力,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运动知识奠定基础。 2.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对周围物体的运动现象充满好奇心,具有较强的观察兴趣,但观察往往较表面,需引导其聚焦细节。他们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对具体可操作的实验活动参与度高,如摆弄玩具小车、指尖陀螺等,但抽象归纳能力不足,需要借助图示、实例辅助理解。在探究活动中,他们喜欢小组合作,但合作的计划性和有效性需教师指导。同时,二年级学生注意力持续时间有限,需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形式维持学习兴趣,其表达能力处于发展阶段,在描述运动现象时需教师引导规范语言,助力科学概念的构建。 3.学习目标确定 科学观念:认识不同物体的运动形式。 科学思维:观察、比较物体运动,分析、归纳物体运动特点。 探究实践:能开展物体运动观察实验,用图示等方式记录运动路线。 态度责任:激发对物体运动现象的探究兴趣,养成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 4.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常见物体的运动形式,能区分不同运动路线。 难点:理解同一物体不同部位可能存在不同运动形式。 5.教学策略 (一)教学方法 1. 实验探究法:核心采用分组实验,提供小车、指尖陀螺等生活化材料,让学生动手操作并记录运动路线,通过做中学深化对运动形式的认知,同时培养分工合作与安全操作意识。 2. 直观演示法:借助 AI 视频导入,直观呈现多样运动场景;实验中用贴彩色圆点示踪,将抽象运动轨迹具象化,帮助学生突破认知难点。 3. 问题引导法:以物体运动有何不同、同一物体不同部分运动是否一样等问题链驱动,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归纳,逐步构建科学概念。 (二)教学设计 1. 目标导向设计:围绕 认识运动形式、提升探究能力目标,将教学拆分为 导入、探究、练习 、总结模块,每个环节均对应具体目标,如实验探究环节聚焦用图示记录运动路线。 2. 梯度化探究设计:先通过让物体动起来,初步感知运动差异,再用贴圆点记录轨迹精准分析运动形式,最后以玩具车车身与车轮运动对比拓展深化,符合三年级学生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 3. 生活联结设计:实验材料与课堂练习均选取学生熟悉的事物,助力知识从课堂向生活迁移,强化知识应用能力。 6.学习活动设计 (一)情景导入 播放利用AI生成的生活运动场景: 提问学生回答:视频中哪些物体在运动?它们的运动有什么不一样? 板书课题:各种各样的运动。 (二)实验探究 1. 让物体动起来 (1)准备实验材料:玩具小车、指尖陀螺、钢尺、玩具木马、悠悠球等。 (2)发放记录单,引导学生让物体运动起来,观察记录它们是怎么运动的。 (3)提出实验要求: ①分组进行实验,每组同学要分工合作,确保每个物体都能被充分观察。 ②观察物体运动要仔细专注,认真记录物体运动路线,准确记录。 ③操作物体时,动作要轻缓,避免对物体造成损坏,同时保证自身安全。 ④实验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要积极交流,分享观察到的现象和想法。 (4)学生小组内实验观察并记录。 (5)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