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94503

《庭中有奇树》课件(共33张PPT)

日期:2025-10-2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2次 大小:1969124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庭中有奇树,课件,33张,PPT
  • cover
(课件网) 庭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中 有 奇 袖里春秋:一树相思的千年传递 树 壹 教学目标 1、朗读诗歌,理解诗意,把握感情。 2、品味语言,了解诗的艺术特色。 3、培养热爱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贰 教学过程 同学们,古诗中常有“以树寄情”的妙———红豆寄相思,柳丝诉离别。今天我们要走进《古诗十九首》中的《庭中有奇树》,看一棵庭中“奇树”如何承载深情。 (一)【导语设计】 贰 教学过程 1、文体知识 “古诗”的原意是古代人所作的诗。约在魏末晋初,流传着一批魏、晋以前文人所作的五言诗,既无题目,也不知作者,其中大多是抒情诗,具有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被统称为“古诗”。 (二)【背景介绍】 贰 教学过程 1、文体知识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所编《文选》。其作者佚名,内容多写游子羁旅、思妇闺怨及人生失意,如《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等。 诗中抒发对爱情、亲情的渴望与怅惘,感慨人生短暂、命运无常,语言朴素自然,情感深沉真挚,善用比兴手法,意境浑融,被刘勰誉为 “五言之冠冕”,标志着文人五言诗的成熟,对后世诗歌影响深远。 (二)【背景介绍】 贰 教学过程 1.读一读·正字音。 华(huā) 折(zhé) 遗(wèi) 馨(xīn) 2.读一读·明节奏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节奏:五言诗句一般都是二三节奏,但也要根据诗意灵活把握。 押韵:古诗押韵不太严格,有时还会变韵;本诗第二、四、六、八句押韵,已经与近体诗接近。 (三)【整体感知】 贰 教学过程 3.读一读·晓文义 (1)小声诵读,结合注释口译诗歌,不理解的圈出,重点注意下面字词。 庭:堂阶前的院子。 奇:珍贵新奇的意思。 华:花。 滋:就是指繁盛的意思。 攀条:攀引枝条。 荣:花朵。 遗:给予,馈赠。 馨香:意寓真挚纯洁、寄托深切的思念。 致:送达 足:值得。 但:只,仅仅。 经时:历时很久。 (2)同桌口译接龙,把自己口译困难的句子用曲线划出来,交流解决。 (三)【整体感知】 贰 教学过程 2、内容概览 【参考译文】 庭院里一株奇美的树,满树绿叶衬托着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春意盎然。 我攀着树枝,摘下了最好看的一串花朵,想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 花香充满了我的衣服襟袖之间,可是天遥地远,没人能送到亲人的手中。 并不是此花有什么珍贵,只是别离太久,想借着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 (三)【整体感知】 贰 教学过程 1、结合对诗的理解,根据下面的提示填空,梳理行文脉络。 (四)【文本探究】 理解内容,体会情感 在一方庭院中,主人由惊奇树到观绿叶, 由观绿叶到赏华滋,由赏华滋到折其荣,由折其荣到遗所思, 由遗所思到悟路远,由悟路远到生恼怒,由生恼怒到感别时。 贰 教学过程 2、梳理填空,进一步感受庭中人的情绪变化。 (四)【文本探究】 理解内容,体会情感 惊奇观树→愉悦/急切折花→赏花思人→心生恼怒→无奈伤时。 贰 教学过程 3、结合名家评价,说说你对主人公心情变化的理解。 (四)【文本探究】 理解内容,体会情感 “忽说物可贵,忽说物不足贵,何等变化!” ———朱筠 “层层写来,以见美盛,而以一语反振出‘感别’便住,不更赘一语,正如山之蜿嬗迤逦而来,至江以峭壁截住。格局笔力,千古无两。” ———张庚 初见到这棵树开花时的惊叹与喜悦,背后传达出物候更新给人带来的时间流逝之感,更进而想到离别之久,与结尾的“但感别经时”相映。 贰 教学过程 4、庭中人为何要折芳寄远?这背后传达出怎样的情意旨趣? (四)【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